本文主要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现状以及积极意义,并针对现存的在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中的问题
1.没有明确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我国在很多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考量,甚至部分地区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会对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就造成了在很多地区的土地空间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当地的环境会受到很大的破坏,但是这种环境问题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以及当地环境方面的工作人员的足够的重视。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我们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并且是需要在保护当地生态文明的前提下进行国土规划的相关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建设共同发展的新目标。但是在部分地区的工作规划当中,对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存在误区,这就使得这些地区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2.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方面的相关人员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认知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的工作方案制定上,并没有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对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以及生态文明保护的影响,并且在其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土规划的考虑范畴之内,这就造成了其在具体建设过程,国土规划不协调以及环境被破坏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相关政府人员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工作方案的制定还不够全面,就会导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复或者脱节的情况,工作失误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对于整个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工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没有办法进行合理的成本规划,另外,在具体施工周期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延长。
3.城市设计的管理权限有待明确
在进行过渡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之前,各个职能部门需要时间,针对城乡地区规划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执行范围进行事前考察,而且考虑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下达过程中,需要与自然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察,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不会对生态文明造成破坏。除此之外,城市设计的管理权限也需要进一步明确。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与城市化建设和城乡规划紧密相关,这也就要求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整个工作的顺利进展。
4.城市设计长期处于“模糊”地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城市设计的非法定地位受到了很多争议,相较于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推动下较为注重的城乡规划,以及进行设施建设来说,城市设计的存在一直受到诟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就需要明确城市设计长期以来较为模糊的地位,在进行体系构建之前,城市设计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绿化空间规划以及景观建筑等各方面。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工作的推进来说,城市设计的景观所需的大量资金支持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这也是城市设计饱受争议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针对城市设计模糊的地位进行商榷解决。
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建设过程中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想要实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完成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工作,就必须要在开展工作之前,向所有人明确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意义。并且需要将发展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里形成环境保护的具体概念,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特别是对于一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环境较差的部分地区,在进行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严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屏障。例如,在规划和建设一条铁路线时,需要在具体建设工作开展之前,将途经路况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纳入到具体的建设方案制定中,确保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并且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控制成本的同时,又能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念。除此之外,如果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出于对具体成本的考量,如果涉及到占用耕地以及破坏生态文明,对于这种道路的修建是需要坚决拒绝的。在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都是需要以生态明建设为首要前提。因此,在面临空间规划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冲突的情况下,需要保证自然环境保护的优先地位。
2.提高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技术
由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并没有综合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因此,想要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就必须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确保他们能够明确生产环境对于整体规划的重要性,进而在具体工作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出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成功地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推动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也能够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3.增加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规划分析方法
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不能够以偏概全,一个地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成功方案适用于所有地区,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够完全套用成功地区的理论与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具体方案。
4.国家应当提高标准,加强监督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想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受影响,除了明确环境保护对于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方案制定人员的专业素养之外,还需要加强监督,并进行定期的考核与督查,在保证具体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对环境建设工作实时监控,并在双方工作相冲突的时候进行及时的解决。
5.树立生态优先的国土空间规划价值位序
人类文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资源类型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以城市规划来说,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各种工作的开展更加关注工业产品的原料和市场以及城市建设所需的土地开发和功能区位设计。在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更侧重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强化生态区位和生态价值的评估。
生态价值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生态文化服务价值。从根本上来讲,生态系统面向区域的生态调节服务能够有效保证当地的生态格局平衡,因在进行实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区域的划分,确保具体的工作活动不会干预生态文明。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人类活动的区域当中,也需要充分明确生态文明价值的重要性,考虑到生态区域的实际价值,在进行空间规划时也可以将生态产品的消费作为国土空间的两个新起点,在完成实际下达工作的前提下,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以青海玉树的三江源地区为例,如果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强制性要求生态地区的保持,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过高。但是考虑到当地特有的生态文明以及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需要放弃部分经济利益,可以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确保珍贵的自然资源不受破坏。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加强重视,并且明确优先地位,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确保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成功建立。(作者: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