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五"规划的时代背景与战略定位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关键阶段,既衔接"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果,又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挑战。
中机院认为,"十五五"规划编制需把握三个战略定位:一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衔接期规划,二是高质量发展深化实施的路线图,三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风险防控方案。规划编制应坚持"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既要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又要立足地方实际突出特色。

二、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论
(一)编制原则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规划体现国家战略意图
创新编制方法:定性定量结合,实地调研与专家咨询互为支撑
聚焦关键问题:科学设置目标指标,突出地方特色,对标一流标准
坚持群策群力:调动各方力量,使规划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二)技术路线
环境分析:运用SWOT、PESTEL等工具分析内外部环境
战略研究:结合国家、省、市战略布局,提出地方发展定位
专项规划:围绕重点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保障体系:构建组织、政策、机制等保障措施
三、规划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框架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二)重点领域
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
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循环经济
民生福祉提升:促进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规划纲要编制要点
(一)前期研究重点
形势研判:分析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及对本地影响
基础评估:系统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
问题导向:识别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趋势预测:研判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二)纲要框架设计
发展基础与环境:总结成就、分析问题、研判形势
指导思想与目标: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指标
重点任务:分领域阐述发展战略和举措
保障措施:提出组织实施和政策保障机制
五、咨询机构服务建议
中机院作为专业咨询机构,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可提供以下服务:
规划研究:开展专题调研,提供决策支撑
文本编制:起草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
专家咨询: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提供智力支持
评估论证: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评估
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该区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预算金额200万元,重点研究区域发展的主题主线、战略任务和创新举措。类似地,芜湖市鸠江区也通过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规划编制服务,预算80万元。
六、实施保障与进度安排
(一)组织保障
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进度安排
前期研究阶段(2025年1-6月):开展专题调研
思路形成阶段(2025年7-9月):确定基本思路
纲要编制阶段(2025年10-12月):起草规划文本
论证报批阶段(2026年1-3月):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
整个规划编制周期约18个月,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咨询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应注重与国家宏观政策的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