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需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核心,精准设计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改造方案,充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破解资金瓶颈,实现从“高碳锁定”向“低碳领跑”的跨越。中机院争资立项小组对大规模设备更新之钢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要点分析如下:
一、申报背景与政策支持
2025年,国家增加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以更大力度支持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在内的“两新”工作(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钢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作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政策支持方向。

1、国家政策导向
“双碳”目标约束: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国家控碳核心领域,需通过设备更新实现低碳转型。
产能优化要求:国务院《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等先进工艺。
超长期国债定位:重点支持投资规模大(≥10亿元)、回收周期长(15-30年)、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钢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高度契合。
2、支持领域
节能降碳技术:氢基直接还原铁(DRI)、电弧炉炼钢、富氧燃烧、余热余压回收系统。
清洁能源替代:氢能炼钢、绿电炼钢、生物质能应用。
智能制造升级:全流程智能管控平台、无人天车、AI质量检测系统。
循环经济:钢渣资源化利用、焦化废水零排放、钢厂尾气制乙醇技术。
高端材料突破:高铁轮轴钢、核电用钢、航空航天特种钢国产化。
二、申报要求
项目范围:钢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应涵盖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更新应用高技术设备等方面,如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老旧装置安全改造及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总投资与支持比例:项目应为在建项目,且固定资产投资需达到一定规模(如不低于2000万元)。对纳入支持范围的项目,支持比例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定比例(如15%)。
技术水平与前期条件:项目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并确保核准、备案、环评等前期条件落实。
三、申报流程
材料准备:项目单位需准备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审批文件、真实性说明、资金承诺函等相关材料。
提交与审核:项目材料需按时提交至地市发改系统,并经过省一级发改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项目将有机会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支持。
四、其他注意事项
申报时需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支持措施及具体申报指南,以确保项目符合申报要求并获得资金支持。
钢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在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时,还需结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等相关政策文件,确保项目符合行业规范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