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建设是捕捉时代机遇和把握自身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9-12  点击:1054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建设,是捕捉时代机遇和把握自身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正确把握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依托当地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基础,遵循市场法则和产业发展规律,实现差异性发展和特色化经营。是我国成功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经验。

        
 

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建设是捕捉时代机遇和把握自身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建设,是捕捉时代机遇和把握自身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我国成功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经验是:正确把握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依托当地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基础,遵循市场法则和产业发展规律,实现差异性发展和特色化经营。
 

        这里,规划者必须注意把握三点
 

正确认识文化创意类产业园的概念
 

        文化产业是指将文化内容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创作、加工,转换成人们对精神情感、兴趣爱好及其物质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从中获得商业利润的行业集群。由于广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相对灵活性和兼容性,产业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延伸,出现了“内容产业”、“版权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覆盖趋势。
 

        创意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位居第二位 (仅次于金融业)的英国,将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述为 “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保护、开发和经营管理,其过程包容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在地理布局结构上形成的集创新、孵化、投资管理、生产性服务和产权交易等活动的载体。
 

        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剖析中,可以悟出如下规律:
 

        其一,文化创意产业同样是具有产业链性质的生产经营活动。谁掌握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当地经济就产生了支配效应、引领效应和高附加值效应;
 

        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面临产业组创新的任务。文化创意产业若不具备规模效应,同样会在同业竞争中失去成本和质量的优势,而要实现规模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实行专业化分工,在构建供应链关系的基础上,扩大环节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组织规模;
 

        其三,无论从产业的集群配套需要,还是从资源共享程度提高的需要出发,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走园区化之路。园区化是规模化的必经之路,它有利于深化劳动分工,有助于将企业内部分工外部化,将跨区域性专业分工园区化,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概括起来有三:一是消费低耗化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型、高耗型消费正在走向“精神文化”型的低耗消费。上海中心城区二产的萎缩和三产的扩张势头,更多的原因是这种低耗化趋势所引发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结果。
 

        这种结果隐含的深刻意义是,在以知识为基础的财富创造系统中,劳动力的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日益降低,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丧失,知识技术资源的优势正在取代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资源优势的替代性变化,又折射出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产业结构演化轨迹与资源配置结构演化轨迹的一致性。
 

        把握这一变化之后,就不难理解都市型产业的崛起,既有资源结构的因素,更有消费层次的因素。这里既有需求引导供给的原因,也有供给引导需求的因素。例如,高尔夫球场是高端消费群体需求引导的产物,而“达人秀”则是供给引导消费群体的具体体现。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占20%左右,我国尽管是一个新兴国家,但由于基尼系数的高位态势,导致各类消费层次均不乏自己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 “强国富民”之路的不断拓宽,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产业集中化趋势。要彻底克服生态危机,我国工业化走“以较少用地,实现较多产出”之路已势在必然。随着建设用地的日趋制约,粗放型的经济“水平扩张”之路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集约型和园区式的经济“垂直扩张”之路。这里的“集约型”,指的是产业的高附加值和低耗低排型;
 

        “园区式”,是指产业的集群和集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集中”,应当是指集群配套之下的集聚。目前我国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多达500家之上,这里既有土地制约因素的驱动,更是集群出高效的规律所致。
 

        三是产品高附加值化趋势。我国制造业的净利润率在2006年不足5%,2007年更是不足2%。其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偏离了国际专业化分工中的高附加值的非制造业环节,这些环节多半是知识型的行业,诸如研发业和金融、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其中不乏创意产业。这种分工转向已成全球发达国家的一种趋势,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只创造全部利润10%的汽车制造业转向亚洲地区,而将占90%利润的非汽车制造环节 (设计、研发、生产性服务等环节)留在本国。
 

        中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中争占一席之地。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经济新的制高点。
 

正确把握自身的优势资源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并非取决于资源禀赋的程度,而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而常常是“富裕的贫困”和“贫困的富裕”现象并存,诸如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有而经济贫困,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贫乏而经济富足。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地区就算拥有交通枢纽、商务区辐射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淀等优势,也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转化成为现实的优势,尚有一个配置的过程。
 

        以交通优势为例,若仅凭借传统的交通枢纽条件,而经济上缺乏有效关系整合的话,其交通枢纽地位所“借到的光”是很有限的。
 

        最后,努力接受后世博效应的辐射。后世博效应的把握和利用,是发展中国家重视后发优势的表现。根据世博效应的特定规律及其上海 “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需要把握的后世博效应主要有:世博永久性场馆设施在长效管理期间所释放的旅游、会展、会议等综合性效应,应当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供需互动格局;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提升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势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对外开放的步伐,建立更为规范、稳定和持久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积极引导园区企业消化吸收各国在世博期间所展示的、与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可供利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旨在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和整体竞争力。

 
 
 
 
 
 

 

上一篇: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打开了新格局
下一篇:建华集团 打造世界一流石墨烯产业集群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