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空经济不再是特定省市的“试水”领域,而是全面扩展为全国各地争相进入的未来产业新赛道。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到安徽省级出台实施方案,宿州响应号召布局低空经济,本章节重点分析低空经济的起步与发展及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础。
一、低空经济的起步与发展
(一)低空经济政策支持
2021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连续四年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各地也纷纷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1]。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2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202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阶段。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指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二)安徽省率先布局低空经济
近年来,低空经济在安徽省也进入了快速布局阶段。2023年10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年11月,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4年4月8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实施《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对全省发展低空经济提出明确目标。2024年11月,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座城市经中央空管委批准,成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批试点城市。
(三)宿州在新赛道寻找自身定位
宿州是安徽十六市之一,位于皖北地区,接壤江苏、山东、河南三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安徽省纳入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合肥、芜湖率先找到发展定位,布局城市低空产业链,宿州也在尽快找准自身在省域范围内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定位,以低空经济推动宿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2月,宿州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谋划构建“先进制造+应用场景+数字底座+低空基建”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二、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础
(一)上游产业分布情况
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涉及在飞行器制造环节非常关键的原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碳纤维、玻璃纤维、树脂基材、复合材料等行业,还囊括了飞行器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如芯片、卡板、电池、电机等[2]。作为一家专注于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宿州市高新区的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在航空复材领域已经深耕多年。佳力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航空复材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其主要产品应用于飞机的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系统等关键部位,旨在通过轻量化设计提升航空器整体性能。这些航空复材零部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能够有效提升飞行器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截至2024年8月23日,佳力奇拥有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并且先后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制订并已发布实施。当前,低空通航领域,e-VTOL的复材用量占比达70%以上,随着更多的e-VTOL机型取得适航认证并进入量产,有望成为复合材料重要的应用领域。民航、低空等领域为佳力奇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中游产业分布情况
中游——低空经济核心,涉及载物技术,如无人机必须搭载的传感器,以及为了满足应用场景而需要搭载的摄像机、云台等器械。核心部分的低空飞行产品制造包含以下几种主要产品门类,如载人飞行器(直升机、e-VTOL),航至120米~300米的行业级无人机,以及航至120米以下的行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中游产业还包括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地面系统的搭建,如起降系统、指挥系统、监控系统、遥控监测、数据处理等产业。
中游产业链中涉及的无人机的组装与量产所需的核心器件,宿州市高新区相关企业几乎可以做到覆盖。如传感器,安徽英特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传感器和主板的生产、研发上,已具备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可持续为大中小型电气设备提供配件。如无人机所需搭载的光学摄像头,安徽宿杭之光光电有限公司的主产产品涵盖了摄像头与传感器,由该公司科研团队最新研发的两款军用光学摄像头,尤其在处理低可见度下的成像上有新的突破。宿州市高新区基本可实现从0到1生产无人机的能力,但由于企业以经营利润优先,目前不会在未接到成规模的订单前率先尝试生产与组装。
低空中游产业的核心构成还有飞行装备的配套服务,如起降场地、低空网络、导航监控等环节的搭建。就低空地面系统的搭建情况而言,根据《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9-2035)》,到2025年,宿州在砀山和泗县应完成两个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35年,宿州四个县区应全部搭建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宿州市区内建成兼顾通航服务的运输机场。根据2024年12月宿州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的最新合作协议,砀山、泗县机场取证运营后,将由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控股运营管理。
(三)下游产业分布情况
下游——产业融合。下游作为低空经济寻找广泛运用场景的产业领域,涉及无人机在物流、农业、旅游、消防和应急等领域的应用,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全国各地基于其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着力探索低空+旅游、低空+农业、低空+物流等新兴经济增长点。在传统行业,低空经济做到了赋能与创新。
在产业融合方面,安徽九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宿州市高新区唯一一家从事“低空+农业”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但该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并不乐观。在宿州,无人机业务来源多是固定的政府合作项目,主要开展无人机农业植保业务,无人机电力巡检等广泛商业活动多在浙江、江苏等地区展开。(作者: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