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乡村规划是涉及多个部门的政策性工作内容,目前河北省梨产业与乡村规划融合发展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和《河北省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 年)》可知,河北省乡村规划主要涉及“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学校、疾病防控机构、人均体育场面积、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停车场、街道等。规划在产业和乡村融合发展行动中提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升产业与资源禀赋匹配度,促进产业发展和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要素互动共赢、良性循环。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统筹产业园区与乡村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形成互联互通、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产业经济和区域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二、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以产业为导向,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切入点,探讨河北省梨产业与乡村规划融合发展模式,结果见图 3。首先开展对整个村域或更大范围的调研,主要涉及乡村自然资源禀赋、人文资源、区域交通状况、梨产业发展成熟条件、特色梨产品种类、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村容村貌等。

图3 河北省梨产业与乡村规划融合发展模式
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区域发展优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同时结合梨产业发展历史和当地人文历史对村庄形象和梨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定位。其中,村庄形象定位关乎村庄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从当地梨产业类型、区域发展现状、梨产业历史沿革,以及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做到精准分析和定位。村庄定位过程中要跳出狭小的村庄范围,从更大的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对不同村庄进行合理配置和定位,可以通过县域或乡镇高一级别的政府总体规划对其域内不同梨产业村庄作总体定位,着眼点高,规划内容更全面。通过高层规划可以使同一区域的不同梨产业村庄在整体上形成互补态势,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真正做到“一村一品”的特色梨果乡村产业。
传统产业规划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从属地位,而基于梨产业为导向的乡村规划,需要重视梨生产发展核心地位,作为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来设计。梨产业作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乡村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依据梨产业与乡村特色融合发展类型,可以将乡村梨产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以梨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型、梨园农场采摘型、特色果园观光型、梨产品加工型、休闲度假型、梨生产农耕文化体验型等。
基于梨产业的乡村规划包括设施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村貌规划、道路规划 5 个部分。其中,基础设施规划主要涉及道路、给排水、燃气、供电、通讯、环卫等各项工程,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衡量规划建设完成度的重要指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除了传统的满足村民生产生活所需,如村委会、文化站、图书馆、卫生院、学校等,还要考虑梨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例如以梨产业为主题的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土地规划则包含建筑用地规划、非建筑用地规划,以及农村宅基地和空房的利用规划等。产业规划包括产业定位、产业策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以梨产业为主导的村庄,需要充分挖掘梨产业资源特色,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合乡村产业发展的模式。根据梨产业化运营方式可以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果农)、梨产业合作社模式、市场发展模式等。龙头企业一直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其中“企业+果农”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订单农业”,或者农户以土地、技术、劳动等方式入股企业,或者企业租用农民土地,雇佣农户,从而实现乡村企业与农户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梨产业合作社模式则是以专业型的农村经济组织为媒介,连接果农和企业,从而达到规模化生产和统一管理、运营和销售的目的。市场发展模式则是政府和市场工作作用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区域建立梨产业专业市场,来引导生产者生产和企业发展。村容村貌规划需要从村庄传统建筑风格,从院落、大门形式、厨房厕所等布局、建筑材料及庭院色彩等多个方面来总结和提炼。规划要体现传统村落的自然面貌,保护饱含文化印记的古街道、古井、古庙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村庄绿化需要体现生态保护原则,同时还要维持梨园景观功能。随着梨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必然带来诸如生产加工废水排放、旅游垃圾、生活垃圾等,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在村庄产业规划中通过绿化和生态保护来解决,以保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另外,梨园本身就是绿化工具,要让这些梨园既能达到生态绿化的效果,又能给村民带来收益。道路规划主要包括连村道路、村庄主路、村庄巷道 3 个等级。道路规划中要注意维护农田保护面积,要充分保留打谷场、坑塘、沟渠等农田景观区块的完整性,同时要注重梨产业发展需要配置的道路重要节点设计。
三、融合发展建议
河北省梨产业与乡村规划融合发展,首先要深挖全省梨产业特色优势,选对品种,注重推进梨产业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高标准、精细化管理,全产业链开发,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集生产、销售、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现代化梨产业体系。其次,要加强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尤其在梨产业优势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产业经营,通过大力培育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代收代贮、生产托管、统防统治、统配统施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通过以上模式实现小果农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最后,积极开发梨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第三产业的融合,丰富梨产业内涵,体现区域差异化,彰显地方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梨产业发展新模式。(作者:吴昊,胡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