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在总结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发展与问题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在立足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总结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发展对中国启示。在总结新能源产业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启示,我们要建立明确的新能源体系目标,将目标逐步变成现实;制定科学可行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方案设计,有科学的路线规划;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在研发技术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发电是中国在新能源产业最为广泛的应用,所以选择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新能源发电量、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等指标来反映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根据国家能源局以及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由于需要剔除冠状病毒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所以选取了2014年至201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随着碳中和提上国际议程,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根据国际能源局和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2019年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1477万千瓦,虽然每年的新增装机容量维持在五千万千瓦时左右,增量平缓,但是由于每年都新增装机容量使得累计装机容量下降,因此每年的累计装机容量增速在不断的下降。

表6.1 2014-2019年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

表6.2 2015-2019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及发电量占比
2019年以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成本已经得到降低,并进入到扩大使用阶段,在全世界新能源产业的众多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世界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我国远超世界市场的一半。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能源产业资源利用不足
我国新能源产业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一是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由于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放宽行业进入门槛,因此很多新能源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甚至出现“骗补”现象。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进入新能源的企业,其发展水平远低于真正专注于新能源的企业,这严重影响了新能源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质量。市场化竞争的本质是需求与供应的匹配,消费者的选择与企业的供给水平与质量息息相关。然而,很多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电质量不达标,资源浪费问题频发,甚至还会造成多余的碳排放量。二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我国希望新能源市场能够快速增长,因此早期阶段不限制中小企业的进入,新进入的中小型企业几乎没有任何行业相关经验。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整体投资收益比大型企业的投资收益差,并且规模比较小的中小企业,投资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因此这些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好,容易在竞争中不敌对手,在光伏产业更是存在高设备闲置率,甚至风电行业更是出现大量闲置设备,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只有20%左右,因此新能源产业设备浪费严重。三是市场变动不能准确预测。长期以来,新能源市场因为缺乏长期战略规划所以难以预测市场需求,没有形成稳定的相关产业需求链,自然会阻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的错配必然会导致新能源产业资源的浪费。
2.2 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薄弱
我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存在瓶颈,主要表现在技术落后与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落后技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且消耗大量国家资源,关键技术的瓶颈导致我国制造强国的进程受到影响,降低国际竞争力。这一方面源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时间较晚,尚处于向高水平迈进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在于我国技术积累不够,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从而促进技术、资源、人才、产业的互融互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来自国际的压力。

2.3 新能源产业人才储备不足
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我国高端机械设备对进口依赖度较高,然而通过引进设备的方式难以掌握国外的尖端技术。国外出于对技术保密的动机,会选派相关技术人员操作与维护,这种模式不利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缩小与国外技术发展的差距。我国大学内创新的技术和能源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不匹配,人才的培养机制不能满足新能源市场的需求。因此,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打造仍需进一步培养人才。
三、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启示
3.1 科学建立新能源发展体系
日本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不受国土面积和资源限制的新能源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能源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日本的新能源政策特点鲜明,立足长远,目标明确,注重国家总体能源产业,而不是单一地进行某一方面的能源行业政策制定,使得经济部门、能源部门和环保部门间取得较好的协调。可见,建立明确的新能源目标体系,正是我国制定相关新能源政策前需认真考虑的。
3.2 制定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
2021年日本针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制定了新的《能源基本计划》,这是在2019年的基础上做出的更新,实际上,日本不仅每隔三年就会制定新的能源供需预测,而且发布了阳光计划引领和促进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利用和技术研发,但是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分析大部分出自民间组织和中介机构,缺乏权威性,同时国家也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学习日本先进经验,出台官方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报告,为社会各主体及时根据政策分配技术与设备投资,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3.3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日本在新能源产业拥有多项尖端核心技术,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日本的新能能源产业起步较早,日本政府一方面利用财政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新能源产业技术的基础研究,因此日本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我国也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使得企业立足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降低新能源利用的技术成本和新能源推广成本,创造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刘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