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河南省生物质能区域产业布局四大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7-11  点击:2669
本研究运用生物质能估算法对河南省生物质能潜力进行评估,并采用熵值法对其18个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区域布局进行综合评价。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生物质能可供给潜力入手,依托产业布局理论构建区域生物质能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区间划分不同发展类型。结果表明:2014—2018年河南省各地市生物质能供给量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综合得分和排名比较稳定,其中郑州市在能源消费、科技创新能力、能源供给基础设施条件上优势明显,郑州市、洛阳市可作为省内生物质能产业增长极点,其他各市则以增长轴或网络状增长模式发展。最后,提出持续加强沼气工程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节能环保支出和强化清洁能源政策制定及实施力度、根据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得分进行分类支持等促进河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建议。


本研究运用生物质能估算法对河南省生物质能潜力进行评估,并采用熵值法对其18个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区域布局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供气管道长度、节能环保支出、沼气工程建设、科研工作人员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的权重占比均超过10%,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人员工资的权重较低,分别只有2.38%和2.06%,说明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低;就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的权重得分来看,除了郑州和洛阳市,其他城市得分普遍低于0.10分,而郑州市以年均0.269的得分远超其他城市,足以说明郑州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的条件优势非常明显。因此郑州和洛阳市分别为第一、第二增长极点,而得分在0.10~0.05分区间的城市为第一梯队增长极轴,在0.03~0.05分区间的城市可作为第二梯队增长极轴,小于0.03分的城市生物质能产业竞争力较弱,可作为增长极轴的辐射范围带,与其他地市形成增长网络。

河南省生物质能区域产业布局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河南省生物质能区域产业布局建议:


一、生物质能原材料供给物主要为农业废弃物,尤其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而河南省畜秸秆和禽粪污生物质能供给占比较大,因此应持续推广户用沼气池发展并在生物质原材料供给重要地区建立大型沼气工程,以促进生物质能开发。


二、科技创新对生物质能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应依托高校和研究院所提供科技支撑,并继续加强对生物质能领域高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领域内科研经费和实用型专利的投入,以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发和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生物质能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生物质能科技转化能力提高。


三、政府加强节能环保支出,强化清洁能源政策制定和实施力度,扶持新能源企业,尤其是以生物质能研究转化工作为主的企业;加强监督生物质能市场,以确保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和维护市场,增强新能源企业和消费者对生物质能源的消费信心。


四、根据各地市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得分进行分类支持,如支持作为第一增长极点的郑州市打造区域性科研中心城市,鼓励开展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支持作为第二增长极点的洛阳市发展成为综合型生物质能供给城市;支持第一、第二梯队增长极轴根据自身生物质能供给条件,发展成为大型生物质能供给城市;支持网络状增长点以发展户用沼气池、沼气工程为主,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



上一篇:双循环视角下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大建议
下一篇:山西省芮城县生物质能清洁高效利用助力区域碳中和方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