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精准到位,经济发展秩序有序恢复,加上人们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我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烟台陆续出台了《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关于促进烟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烟台葡萄酒产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对葡萄酒全产业链给予全面支持。烟台产区应抓住历史机遇,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建设特色葡园、发展精品酒庄、打造知名产区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规划编制、推动极简化生态化基地建设、加强产区品牌宣传推介等,加快葡萄酒行业发展布局,为葡萄酒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发挥产业规划引领作用
根据国内外葡萄酒产业发展经验来看,葡萄酒行业不是急功近利的行业,酿酒葡萄从种植到酿酒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一个葡萄酒主产区的发展更是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培育和打造。烟台产区应根据产区优势和风土条件,结合烟台城市规划等上位规划,突出葡萄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制定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论证产区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合理布局葡萄酒产业链。规划调整期,充分考虑酒庄建设用地和葡萄园用地,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结合产业实际,在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更为具体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实施细则,引导行业持续、长期、稳定发展。
二、推动极简化生态化基地建设
“七分种植、三分酿造”,优质基地建设是保持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积极稳妥推进酿酒基地建设,对新增酿酒葡萄基地给予大力补贴,稳步扩大酿酒葡萄基地规模,认证保护老藤葡萄园,对现有优质葡萄园进行树龄补贴。加快推进酿酒葡萄品种培育及筛选工作,建设酿酒葡萄种质资源苗圃,培育具有产区风格特色的地标性葡萄品种。巩固传统特色葡萄品种优势,扩大马瑟兰、小芒森、小味儿多、白玉霓等适栽品种种植面积。推进酿酒葡萄种植技术提升和科学管理,开展葡萄园机械化设备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养,在修剪、打药、采摘等方面统筹起来,降低单个酒庄的生产成本。构建基于葡萄园气象检测、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成熟期检测的葡萄园智慧管理系统,支持优质葡萄园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管理。科学评估葡萄园碳汇价值,开展葡萄园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规律、碳汇价值及碳减排政策研究,为推动“碳中和”发挥作用。
三、加强产区品牌宣传推介
按照“政府主打产区品牌,酒企主打酒庄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思路,尽快形成产区品牌效应,形成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品牌。一是加强产区品牌策划,高水平策划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葡萄酒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提升产区形象,扩大产区影响力。二是加强产区品牌推介。统一产区形象、统一宣传主题,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展会和葡萄酒大奖赛,不断提升产区葡萄酒市场占有率。加快产区葡萄酒课程推广活动,传播烟台葡萄酒文化,讲好产区葡萄酒故事。三是实施葡萄酒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在张扬产区共性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化、个性化、参与性的营销策划、文化推广和科学普及等活动,宣传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知识,让消费者熟知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优势和人文价值,使产区葡萄酒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四是正确引导消费文化,建立适应国内消费者的感官评价体系,讲好烟台产区葡萄酒故事,打造中国葡萄酒特色文化,做大做强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
四、提升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葡萄酒产业自身特点,推动葡萄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导酒庄与农户建立土地流转新模式,完善葡萄酒产业用地确权登记,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长期受益。加强烟台葡萄酒人文社科研究,探寻乡村振兴、康养文化与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创新路径,推动形成产业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服务融合的产业发展新业态、新优势。在主要城市广场、主要干道、城市出入口等增加展示葡萄酒文化主题的标识广告等,让葡萄酒文化载体建筑成为游客了解葡萄酒城的窗口。以蓬莱“一带三谷”②葡萄酒庄聚集区和张裕葡萄酒小镇等为依托,串联精品酒庄,打造葡萄酒精品旅游线路,争创葡萄酒主题旅游度假区。建议烟台“葡萄酒+乡村旅游”强化标准化建设,制定旅游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推行标准化服务培训,促进提升“葡萄酒+乡村旅游”综合效益。
五、建立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支持驻烟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葡萄酒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启动优质苗木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治、葡萄酒特性研究等一批科研项目。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以产区风土为基础,形成适宜的栽培技术和酿酒工艺,发展独具特色的产品风格和品味,酿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产品。以烟台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为契机,成立烟台产区葡萄酒专家智库,加强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支持烟台市高职高专、技工院校,围绕葡萄酒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增设葡萄酒产业相关专业,培育更多葡萄酒专业技能人才。加快创建国家级葡萄酒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持续跟踪、研究、解析国外葡萄酒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相关应对技术和方法,为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出口企业应对能力。
六、贯彻落实产区保护条例
贯彻落实好《烟台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加大产区立法保护执行力度,加强对葡萄酒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净化机制,严厉打击和查处无证灌装、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行为。实时监测网络销售烟台葡萄酒产品行为,加强对电商领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构建烟台原产地保护区内的葡萄酒质量分级体系,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加强原产地保护和形象塑造,提升产区葡萄酒品牌竞争力,加快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葡萄酒产业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制定、完善葡萄苗木、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产品分级等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形成比较完善的葡萄酒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和规范,夯实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提升产区公信力。(作者:宋英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