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江苏省生物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5-11  点击:6697
江苏省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新业态涌现、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江苏省生物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龙头企业培育仍需加强、创新能力短板有待补齐以及产业要素制约亟需解决

      本文在对江苏省生物经济发展现状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生物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江苏省生物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江苏省生物经济快速发展,总体规模位列全国前列,生物经济产业体系完整。其中,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优势明显。生物医药领域,2020 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14.0% ,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化学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等子行业规模全国第一。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截至 2020 年末,江苏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跃居全国第一,全省已取得的境内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达 12884 个,占全国总数的 16.51% ,位列全国首位。同时,全省涌现出扬子江药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先声药业、药明康德、信达生物、鱼跃医疗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9 家药企进入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龙头企业数量和实力国内领先。

  (二)新技术新业态涌现
  全省生物经济领域集聚了大量创新资源,涌现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新型疫苗、核酸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干细胞等关键技术加快突破,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为重点的生物制造呈现规模化发展。生物经济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研发服务(CRO)、生产服务(CMO)、智慧医疗、基因测序等业态和模式发展迅速,逐步成为生物经济增长新引擎。在CRO 领域,药明康德旨在打造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在 CMO 领域,耀海生物建设打造生物制 CM O/M AH 开放式、全方位、一体化的产研服务平台。在智慧医疗领域,朗润医疗积极拓展医学影像服务,在全国建设十多家专业医学影像中心,开展高端定制化健康服务。在基因测序领域,南京江北新区已成功搭建并运营全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年测序能力达到40~50 万人次,集聚基因行业企业 80 余家。

  (三)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全省聚焦生物经济细分领域,已布局建设了以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和应用示范中心,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服务型科技创新,积极部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其中,拥有生物经济领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 余家,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常州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深入推进建设 [7] 。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生物经济创新体系。

  (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省聚焦特色优势领域,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目前已形成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常州、无锡、徐州和南通八大医药集聚地,汇聚了全省 80% 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占全省总量的 95% 以上。2020 年 11 月,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了《2020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全省共 15 家园区入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50强,入选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在综合竞争力排名榜单上,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列全国第一方阵,其产业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两个单项指标在全国所有生物医药产业园中位列第一。

  江苏省生物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生物经济领域广、产品种类多、链条长,涉及管理部门众多,目前普遍采用各部门多头管理、条块管理,适用于生物经济发展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监管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此外,针对重大技术争议的评估和决策机制不够健全,如对于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克隆等涉及重大伦理和安全问题的技术,亟需建立专家评估和决策机制,有序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龙头企业培育仍需加强
  全省生物经济重点企业呈现明显的梯队效应,主营收入超百亿元企业有扬子江药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药业、康缘集团 4 家,超十亿元企业 22 家,但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仍有显著差距,其中全省市值最高的药企恒瑞医药的营业收入仅为美国辉瑞制药的 5.5% 。其次,全省生物经济重点企业主要集中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质能、生物服务等领域营收规模超十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在专利研发、经营效益等方面与国内外生物领域头部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多要素全方位的支持,以促进其发展壮大。

  (三)创新能力短板有待补齐
  一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江苏省在生物经济相关领域实现了一些“零的突破”,但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物经济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等被国外垄断,短时间内难以突破。二是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生物经济涉及众多行业间的关键共性问题尚未充分解决。此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多以内部创新为主,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不强。高校科研院所的开发研究工作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脱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创新平台设施与仪器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较低,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四)产业要素制约亟需解决
  一是亟待补齐人才短板。江苏省虽为教育强省,但生物经济相关产业需求的是顶尖的新医药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人才以及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规模和水平亟待提高,同时受制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当前人才供给难以支撑生物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土地制约问题愈发突出。生物经济相关产业新型研发产品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亟待盘活存量土地,推进集聚集群发展。三是融资方式有待创新。由于生物经济相关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大、研发和盈利周期长、固定资产抵押不足等发展特点,传统信贷融资方式难以介入,产业发展对新型融资模式需求迫切。(作者:仪孝伟)

上一篇:全球生物经济发展四大趋势 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下一篇:生物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省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