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循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决策部署,落实 “十四五” 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及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要求,2026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聚焦物流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多式联运协同发展、专业物流短板补齐等重点领域。本次项目申报旨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物流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一、前期手续:完成立项(备案 / 核准 / 审批)、土地(物流仓储用地)、规划许可、环评等文件,新建项目需具备开工条件,已开工项目需提供形象进度照片。
二、申报材料:资金申请报告+可研报告
三、申报附件:
1、项目单位营业执照、财务审计报告(近三年)、银行资信证明。
2、用地证明(不动产权证或土地划拨决定书)、规划许可证、环评批复。
3、设备采购清单(明确型号、参数)、智能化系统对接方案(如物联网平台)。
4、冷链物流追溯体系建设方案(需接入国家或省级监管平台)。
四、流程步骤:
项目入库:登录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填写项目信息并上传材料,标注 “中央冷链项目” 或 “地方冷链项目”。
地方初审:县级发改部门审核材料完整性,市级现场考察,省级组织专家评审并推荐项目(每省≤5 个)。
国家审批:国家发改委复核后公示 7 天,下达投资计划并拨付资金。
五、支持范围:
(一)三大方向精准发力
本次专项支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明确的资质要求和支持重点:
1.冷链物流设施项目
支持单体库容2万立方米以上的冷藏库、冷冻库新建及改扩建;
支持存量冷库智能化改造;
支持相关分拣、流通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
无地区限制:全国范围内在建项目均可申报。
2.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
仅限于纳入国家名单的重点区域;
必须是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设施;
重点支持多式联运、公共仓储、物流信息化等领域。
3.城郊大仓基地项目
支持基地范围内补短板设施建设;
包括高标准公共仓储、分拨配送设施;
涵盖新建、改扩建及智能化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