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国家物流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纳入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当前我国物流枢纽设施仍存在多式联运衔接不畅、智慧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国家物流枢纽货物集散效率较发达国家低30%以上。中机院争资立项小组聚焦国家物流枢纽设施、地方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多式联运转运场站、高标准公共仓储、智慧物流平台等关键设施。通过专项债资金支持,预计可带动年度投资超800亿元,提升枢纽货物吞吐能力20%以上。申报单位需把握"项目收益自平衡"核心要求,优先申报具有稳定物流服务收入的项目,确保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一、主管部门
中央主管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审批和专项债额度管理
财政部:负责债券发行监管和资金使用规范
交通运输部:制定多式联运技术标准
地方主管部门:
省级发展改革委和交通厅:联合组织项目初审
市县物流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枢纽运营企业:作为项目申报主体
二、政策内容
专项支持政策:
《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
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范围扩大至物流园区基础设施
建设标准要求:
多式联运换装效率需达500标箱/日以上
仓储设施智能化改造率不低于60%
物流信息平台需实现全链条数据互通
三、支持范围
枢纽设施类:
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转运场站
铁路专用线及集装箱作业区
保税物流中心(B型)
物流园区类:
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基础设施
智慧仓储配送中心(含自动分拣系统)
城际干线运输集散基地
四、申报条件
主体资质要求:
3A级以上物流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
已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项目合规性:
取得物流专项规划批复文件
完成土地调规(用地性质为物流仓储)
建设周期不超过3年
收益能力要求:
仓储租赁/物流服务收入覆盖本息1.3倍
财政补贴占比≤30%
资本金比例≥20%
五、审核要点
枢纽功能审核:
年货物吞吐量≥100万吨
衔接至少两种运输方式
技术先进性:
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或AGV机器人
配备物流大数据分析系统
风险防控:
制定极端天气应急调度预案
建立货物追溯体系
六、申报窗口
时间安排:
常规申报:每年3月、9月分两批受理
应急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后可特事特办
申报流程:
[项目储备]-->[编制"一案两书"]-->[市级联合预审]-->[省级部门联审]-->[国家发改委入库]
七、资料清单
审批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含流量预测)
多式联运专项设计方案
土地不动产权证
专业材料:
智慧物流系统架构图
设备采购清单(含技术参数)
环保节能评估报告
财务文件:
10年期收益现金流测算表
已签订的物流服务协议
资金封闭管理方案
其他材料:
枢纽运营协同机制文件
安全生产三级达标证书
项目进度甘特图
注:项目需同步在"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备案,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企业流动资金补充。建议提前与省级发改、交通部门建立月度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