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以专项债为抓手持续强化教育领域补短板、促公平的政策导向,地方政府专项债已成为支持教育基础设施提质扩容、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融资渠道。然而,教育类项目普遍存在收益模式不清晰、自平衡方案设计复杂、申报材料规范性要求高等难点,导致部分优质项目因前期谋划不足而错失政策机遇。为精准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中机院争资立项小组立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政策框架,系统梳理教育专项债支持范围、申报流程及核心要点,重点围绕学前教育普惠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高校学科能力提升等方向,从项目筛选、收益测算、风险管控到材料编制提供全流程操作指引,助力地方政府高效盘活教育资源禀赋,构建“资金-资产-效益”良性循环机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效动能。
一、主管部门
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申报及管理涉及多部门协同:
-财政部门(省级及市县):负责额度分配、项目审核、发行计划制定及资金监管。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项目可行性审核,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对接。
-教育主管部门(如教育局):协助项目筛选、材料准备及行业合规性审查。
二、政策内容
1.资金性质:专项债需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教育项目”,通过项目自身收益(如学费、宿舍租金等)或政府性基金收入偿还本息。
2.额度限制:单个项目发债额度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元,且专项债资金占比不超过总投资的80%。
3.期限要求:债券期限需与项目收益周期匹配,一般为10-20年,收益覆盖倍数需≥1.2倍。

三、支持范围
教育领域专项债重点支持以下三类项目:
1.职业教育
-公办中职、高职、技工院校:支持校舍新建、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采购等。
-审核重点:需明确招生规模与收益测算的匹配性,禁止包含办公楼、教师公寓等非教学设施。
2.学前教育
-公办幼儿园:支持新建、改扩建公办园,重点覆盖人口密集区域或教育薄弱地区。
-审核重点:需提供户籍人口数据支撑需求,收益来源可包括保教费及政府补贴(补贴占比≤50%)。
3.普通高校学生宿舍
-支持内容:宿舍楼建设及配套设施(如食堂、浴室),需明确住宿费收费标准及入住率测算。
-负面清单:不支持本科高校教学楼、实验室等非宿舍类项目。
四、申报条件
1.项目合规性:
- 纳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取得立项批复、可研批复、用地规划许可、环评批复等前置手续。
- 符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负面清单》,禁止用于楼堂馆所、商业设施或形象工程。
2.收益要求:
- 收入来源需直接关联项目内容(如学费、宿舍租金),且需提供同区域同类项目收益数据作为参考。
- 若收益不足,可搭配区域内其他教育项目“打包申报”,但需确保同一法人主体实施。
3.资本金配套:
- 项目资本金比例需符合国家规定(如职业教育设施最低20%),可通过财政拨款或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25%)。
五、审核要点
1.合规性审查:
- 项目是否属于公益性范畴,是否包含禁止类建设内容(如商业设施)。
- 用地手续是否完备,尤其是新建校舍的土地性质需为教育用地。
2.收益测算合理性:
- 收入预测需有依据(如政府定价文件、同类项目运营数据),避免虚高估算。
- 成本测算需包含建设、运营、维护全周期费用,税收及费率按最新政策执行。
3.风险控制:
- 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等级红色)禁止申报社会事业类项目(卫生健康、教育、养老除外)。
六、申报窗口及流程
1.时间节点:
-储备申报:每年3月、6月、11月集中申报,建议提前6个月启动前期工作。
-发行计划:提前批额度于上年11月申报,当年3月底前发行;第二批于4月申报,10月底前发行。
2.流程步骤:
-入库阶段:项目经市县初审后纳入省级储备库→通过专家评审转入发行备选库→额度下达后进入执行库。
-发行阶段: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组织发行,资金转贷至市县。
七、资料清单
序号 | 资料名称 | 要求说明 |
1 | 项目实施方案 | 含建设内容、融资计划、收益测算,需第三方机构编制。 |
2 | 财务评估报告与法律意见书 | 由会计师事务所及律所出具,确保收益覆盖倍数≥1.2倍。 |
3 |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 需发改部门批复,明确项目必要性与经济性。 |
4 | 用地规划许可证 | 自规局出具,确保土地性质符合教育用途。 |
5 | 财政评审报告 |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项目投资估算的审核意见。 |
6 | 收入测算说明 | 需列明收入来源、定价依据及测算明细。 |
7 | 资本金证明文件 | 财政拨款凭证或企业自筹资金证明。 |
八、注意事项
1.绩效管理:项目需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在债券存续期内定期披露运营及收益情况。
2.禁止用途:资金不得用于人员工资、日常运维等经常性支出,严禁挪用。
通过以上指南,教育部门可系统性规划符合政策导向的专项债项目,提升申报成功率。具体操作可参考财政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及各省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