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功能复合是新型产业园区的应有之义,并贯彻于纬壹科技城、深圳湾生态科技城等先行案例中。功能复合视角下的新型产业园区规划需要一定的空间指引,结合前期案例研究,可以从主导产业与功能选择、空间布局与功能布置、开发管控与设计指引三个方面,对新型产业园区空间规划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回应新型产业园区选择什么产业与功能、如何在空间上合理布置产业功能、怎样使开发按预期目的进行这三大主要问题。
1、主导产业与功能选择
1.1主导产业锚定
新型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是其发展的核心,其选择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着眼城市战略与形象需求,尤其是在启动阶段应选择符合战略定位、能够彰显形象与发展方向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立足于当下条件,从优势门类、明星企业出发,形成产业链高度融合的园区产业。
1.2园区功能选择
新型产业园区的功能配置可归纳为产业研发、生活服务与产业服务等,生活服务功能又可划分为居住功能与其他生活服务功能。根据相关案例分析,各产业园区间功能空间配比差异较大(见表 2)。概括来说,产业新城和高端人才聚集、对外交流频繁的产业园区所需居住及生活、产业服务功能占比较大,而产业综合体、专业产业园往往产业功能占据绝大部分空间。因此,产业园区的功能选择并没有普适性的配置标准,而应从园区类型、主导产业、地理位置等处着眼,并从人才吸引层面予以回应。面向这一要求,新型产业园区服务功能清单总结见表 3。各功能间的空间配比受产业类型、地理位置的影响,并按照各城市对于新型产业用地的功能比例规定进行复合。
2、空间布局与功能布置
2.1空间结构与布局方式
对当下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研究发现,其空间结构可分为环状布局、格网式布局和其他布局三种类型,其中环状布局和格网式布局根据生产空间、配套设施和生态空间的不同分布,往往形成 2~4 层不等的圈层。此外,新型产业园区在空间结构上更加重视整体功能的塑造,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相互交融而界限模糊,多样化的办公场所、休闲场所和交流场所,形成了流动性的空间体验。
因此,新型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可以依指引导向不同,分为“以公共服务为空间结构核心”及“以企业运营链为空间结构指引”两种模式。“以公共服务为空间结构核心”模式旨在以一个或多个服务中心为空间核心,结合不同的产业要求和空间规模形成单核心圈层、多核心联动、点轴布局和混合布局四种空间结构(见表 4)。而“以企业运营链为空间结构指引”模式则以核心企业运营为主线,组织完整的链式产业空间结构布局(见图 1)。两种空间布局模式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完整耦合系统。

图 1 以企业运营链为依托的园区空间载体

表 4 以公共服务为空间结构核心的新型产业园区空间模式
2.2 单元划分与功能复合
新型产业园区的功能复合方式主要包括水平复合与垂直复合两个层面。在水平复合层面,新型产业园区可以 “产业核心—相关服务”为空间主导,以“园区—组团—邻里”为服务体系,划分为综合服务中心、主导产业研发总部、新兴产业簇群、生活服务组团、生产服务组团、公寓住宅组团等空间单元(见表 5),并按照上述空间结构进行灵活组织,从而形成职住平衡、产业便利、运营高效、服务设施具有较高可到达性的水平空间。其中,新兴产业簇群可以按照其承载功能进行单元化、模块化建设。

表 5  新型产业园区空间单元及其功能配置
而在垂直复合层面,可以通过底层步行街区与公共空间连接、地下空间利用、中间层露台与连廊沟通、顶层屋顶花园构建等方式,并结合虚拟空间(包括网络空间、社会空间)和有形空间(包括公共空间、共享空间等形式),有机联系商业、交通、生活服务、生产服务等园区功能,创造出立体化、连续化、复合化的空间结构。
3、开发管控与设计指引
3.1土地开发管治
在新型产业园区土地出让中,应针对其产业特征制定更为适宜的土地利用规制章程与出让条件,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配套建筑比例、可转让建筑面积比例等。一般来说,新型产业园区可以将其划分为新型产业用地(M0等),并提高其用地类型的容积率上限(1.5~6.0),适当拓宽其配套建筑面积允许比例(15  %~30  %)。对于产业综合体以及信息技术等创新产业园区,可以提高建筑限高要求至 60~100 m,并适当提高 8 %~12 % 的绿化率建议值,从而促进空间结构的多元复合规划。
对于有些难以确定用地分类或具有较强特殊性的混合地块,则可以尝试通过详细规划形式,以功能和政策区划而非用地性质为导向,进行更为灵活的开发建设。与此同时,可以考虑改变原有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在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地均税收等项目上,因产业类型而异引入地均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业增长率、产业链耦合度等新指标。
3.2 城市设计引导
在新型产业园区的建设中,需要对空间环境进行更细致的设计。因此,除了容积率等控制手段之外,还应在空间结构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方法,对于慢行空间的联系、廊道设计指引、建筑表面风貌、屋顶景观控制、景观与天空缝隙、地下空间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空间落位与图则标定,从而以宏观的空间结构指引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构建更为宜人的园区空间。
4、结语
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对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产业空间的发展方向之一,而以功能复合为导向,对新型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设计进行相应分析与建议,对于营造融合、创新、宜人的新型产业园区有着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对空间规划要素的总结,为新型产业园区空间规划提出了理论层面的指导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具有较强的前沿性与动态性,在规划中与城市实际结合较为密切。如何因地制宜落实园区空间结构的要求,如何对于各功能互动关系进行空间层面的组织与设计,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作者: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