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简要分析了提升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对于改善建筑质量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模式在其设计过程中的现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现有难题的策略和规划设计措施。
1、产业园优化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模式的重点与难点
1.1 提升园区整体规划结构逻辑
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是我国造园结构的两种主要形式 , 我们应当充分协调各方的合理诉求和服务需求,以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与设计方案来促进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我国的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模式项目有足够的逻辑体系、科学理念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建筑造型设计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以推动规划设计、管理模式与技术措施的完善与健全。
1.2 创造多层级的园区交互共享空间
通过进一步优化园区交互共享空间,能够为全方面探索集成式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提供具备创意的交往空间。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中的企业,应当在园区前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灵活调整办公楼区域划分形式,这是当前促进产业园区内部管理事务处理质量提升的一个重点工作内容。通过采用特色化的办公楼区域划分形式,协调产业园区内部管理事务处理中的各方面要素,使得园区形式充分满足产品开发的需求,简化经济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推动建立土地资源集约化的标准化体系。
2、促进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的有效策略
2.1 强化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与管理的科学性
我国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必须重视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模式,面对我国现代服务业新形势下的造园结构,我国必须重视提升建筑外观与审美的标准,实现产业园区的价值提升。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与使用,具备管理流程多、设计内容复杂、施工规模大等特点,需要项目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设计技术水准和现场熟练程度,才能充分满足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中的现实需要。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建设工作人员必须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建筑技术的专业化,这对于加强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发展模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推动园区设计的特色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
园区工业化的标准化发展需要实现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对于产业园区服务水平有了更多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产业园区内部事务处理必须要优化经营方案,推动园区工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工作,以更先进的设计水平来提高产业园区空间结构的经济效益,并通过新园区设计和建造反映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现阶段我国产业园区空间设计管理上的缺陷对于工作效率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必须通过优化办公空间来加强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园区业主单位应当要求产业园区空间结构设计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前期方案论证,从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的标准化理念和专业设计能力,在办公楼区域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其科学性。园区工业化的问题一方面紧密联系着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关联着最基础的经济发展质量,保障企业生产发展的园区实际生产需求。
2.3 加强园区的服务平台建设和集成式产业链接
在建筑外观与审美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集成式产业园区内部的标准化意识也逐渐树立,通过采取一系列经济、规范、多元化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推动了规划设计创新工作的高效进行。在多元化服务理念指导下,引入多种类型的业务模式,进一步寻求新产业、新模式层面的创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规划设计高质量发展。
2.4 加强园区内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联结性
实践中产业园与独栋式办公园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仍然需要持续提高,以此提升集成式产业园区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和社会效益,实现更加完善的产业园区内部事务处理服务平台建设,并结合场地条件,通过地下空间、地面步行和空中连廊等方式,打造三维的立体化空间联通网络。
2.5 提升园区内建筑、景观空间打造的科学性
园区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景观空间打造的科学性,增设开放空间,使办公体验更加人性化,有效激发灵感与提升办公效率。其中,办公楼的区域可以划分为“热区域”和“冷区域”,热区域包括会议室、休息室等协作空间,冷区域更像是图书馆和学习室,用来处理个人工作。设计人员应当关注园区的生态平衡,立足于景观空间优化的目标,打造“自然与生活的共生愿景”,将绿色理念融于建筑设计中,打造多维的绿色建筑空间。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园区发展还存在若干问题,实践中必须加强园区性能的认定,以全方位的开放空间设置模式来促进园区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集约率高的优势,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规划设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者:杨修立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