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甘肃兰州榆中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走绿色发展之路

甘肃兰州榆中县推进一二三产融合走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4-28  点击: 1719次
榆中县聚焦“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目标,依托村庄原有自然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等,整合各类资金6000余万元,重点打造南部生态旅游廊道、中部川源河谷廊道、北部旱作片区廊道等3条和美乡村廊道,并围绕和美乡村3条廊道建设布局规划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计划用5年时间分批打造,覆盖105个发展类村庄,“以廊促带”做足“农”字文章,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按照“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推倒重来、不搞千村一面”要求,榆中县聚焦“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目标,依托村庄原有自然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等,整合各类资金6000余万元,重点打造南部生态旅游廊道、中部川源河谷廊道、北部旱作片区廊道等3条和美乡村廊道,并围绕和美乡村3条廊道建设布局规划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计划用5年时间分批打造,覆盖105个发展类村庄,“以廊促带”做足“农”字文章,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发展之路。


  南部生态旅游廊道倚“绿”生金 

  榆中南部山区青山松柏林立、烟波浩渺,阿干河与宛川河发源于此、川流不息。原始森林、皑皑雪峰、高山草甸焕发着原生态的不竭魅力。利用高原冷凉地区病虫害少,农药残留和化肥污染少的有利条件,在错落有致的万亩梯田上形成了中药材、百合、冷凉型蔬菜等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的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为发展乡村旅游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奠定了基础。


  今年以来,榆中县积极探索山水价值,以兴黄公路和省道104为主线,以河湾村为代表,重点打造“生态秀美·农旅融合”的和美乡村标杆村,打造兰州人会客厅。从农民向往的生活着手,以“三边三线”“三亮三比”“村村万树·绿满乡村”及农村“五治”攻坚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按照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统筹思路,编制完成了《和美乡村建设规划》。


  如何持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榆中县从做足“农业+文旅”“农业+生态”“农业+康养”等文章着手,在马坡乡河湾村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供排水工程、产业路建设、标准化蔬菜种苗繁育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农家乐2家、民宿6家等配套设施,启动实施381户庭院改造,因地制宜种植冷凉型蔬菜、中药材、百合等农作物,形成了景观大道、生态廊道、富民通道为一体的和美乡村新模式,让南部生态乡村从“靠山吃山”变身为“养山富山”的和美乡村,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中部川塬河谷廊道点“绿”成金 

  榆中县中部是开阔的川塬河谷区域,境内光、热、土、路等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发展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绝佳位置。千里宛川、巍巍黄河滋养数十万亩高原夏菜,造就了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源地和核心产区,也是“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产地型集散中心。


  榆中县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思路,以夏方公路及国道312为主线,以冯湾村为代表,重点打造“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标杆村,全力守稳兰州人民“菜篮子”。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市场,抢抓国家级创新型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建设机遇,启动实施中国·兰州丝路寒旱现代种业创新谷,以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拓高原夏菜产业“前展后延、强中间、全产业链发展”4.0版,打造高原夏菜富民增收百亿级产业集群。建成设施农业基地3.1万亩,打造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30个,积极探索推行村级集体经济“1+1+N”发展模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把“金饭碗”送到村民手里,让村民有了发家致富的希望,更让他们看到了榆中产业振兴和农村大有可为的美好前景。


  按照“盘活闲置资源、引入优势资源、融合产业发展”的思路,冯湾村依托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和两西农业观光博览园,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和农业旅游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占地2000余亩的设施农业大棚,成了冯湾村“就业创业平台+人才引育平台”,不仅带动1600余户农户受益,吸引公司、合作社、个人48家入驻园区,同时也吸纳周边200余人长期就业。560栋别墅住宅楼、污水处理站、幼小中学等一应俱全的公共设施,打造全龄覆盖、设施完善的10分钟生活圈,孕育出家家富裕、处处和美、人人幸福的田园图景。


  北部旱作片区廊道借“绿”生金 

  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地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峰山、谷地、山间坝子相间,土质疏松,不积不涝,与百合、黄芪、黄芩等作物生长条件完美契合;文脉绵长的高家祠堂、罗家大院、青城书院等众多“国保”古建,独具特色的英雄武鼓、柴山狮子、城隍出府等民俗,极具田园风光的东滩荷塘、百年生态梨园,成就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城古镇。


  榆中县主动融入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生态旅游+寒旱农业”的产业品牌,以榆白公路及省道214线为主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美乡村标杆村,共建区域发展“经济圈”。持续做大旱作农业示范区,以上花为中心辐射园子等乡镇打造亿级百合产业;以贡井、中连为重点打造亿级中药材产业;以青城生猪、甘草肉牛为重点打造特色畜禽养殖产业。


  从青城古镇到北部山区,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携着壮丽的山水、深厚的历史、丰富的物产奔腾而来。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滋养着6万亩脆甜的兰州百合、11万亩道地优质的中药材、5万亩营养丰富的小杂粮。榆中县通过“种植养殖+农耕体验游”的形式,打造集“研学、种养、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综合体,走“农旅互动”经济发展新路子,实现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如今,榆中把乡村变成干事创业的热土,全域和美乡村串珠成链:可到现代农业产业园采摘新鲜果蔬,田园综合体体验新型观光,家庭农场感受田园牧歌,既是春采百花飘香,夏看荷花摇曳,秋看层林尽染,冬赏万里雪飘的绝佳生态怡然之所,更是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和谐有序的和美乡村建设的榆中样板。


  榆中县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以“廊道”建设为契机,榆中县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重点”,建成一批高原夏菜、百合、中药材、马铃薯等标准化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和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着力构建“3+2+N”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巩固提升兰州百合、道地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市龙头地位和全省主产地位,为全面推进强县域行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美丽榆中奠定坚实基础。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湖南绿意盎然:打造13个村庄规划示范片区新范例
下一篇:云南省大力培育技能人才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