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已成为重点。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这一举措旨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推动先进产能比重的持续提升,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例如,葛洲坝水电站实施了大规模智慧化升级,通过加装传感器和多套定位系统,实现了门机的全自动化运行,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大规模设备更新之机械升级中,机械产业改造升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升、产业链协同以及政策推动下的多方面改造。
首先,技术创新是机械产业改造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我国机械产业加快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工程机械行业正朝着电动化转型的方向迈进,叉车和高机的电动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为机械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次,设备更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了老旧设备的淘汰和新型高效设备的引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与工业产能利用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在需求旺盛时,通过设备更新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企业的重要策略。此外,设备更新还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了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再者,政策推动在机械产业改造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多个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的更新和技术改造。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机械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最后,机械产业改造升级还体现在全产业链的协同上。从市场需求转变、技术创新驱动、环保效能提升到全产业链协同,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了机械产业在多个维度上的改造升级。这不仅提升了机械产业自身的竞争力,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2。
综上所述,大规模设备更新之机械升级中,机械产业改造升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升、产业链协同以及政策推动下的多方面改造上。这些改造升级不仅提升了机械产业自身的竞争力,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面由中机院争资立项小组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机械升级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时间、申报要求申报流程及审核要点:
申报时间: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申报材料的提交。国家部委要求3月材料到,各省要求2月中下旬材料全部交由省里审核,各地市要求2月中交材料,区县有些地方甚至要求2月7号交材料。
申报要求:
项目性质:迁建改建项目的性质如果超出统计口径与发改的要求也与新建一致不得申报。
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进度不得超过50%。
重复申报:同一项目已经申报领取过中央财政补贴不得重复申报。
违法处罚:有违法处罚、有重大安全处罚的不得申报。
投资额度:项目固定投资不低于2000万。
实物工作量:2025年要求要形成实物工作量。
手续齐全:手续要齐全,要件要清楚,如果不需要手续需要相关部门出具证明。
项目库录入:要录入重大项目库,要入储备库。
支持领域:
行业范围: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如钢铁、石化、纺织)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技术方向: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节能降碳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区域倾斜: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链短板领域优先。
申报流程:
前期准备:明确项目定位,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领域,确保项目符合申报要求;完善前置审批,确保项目已获得必要的土地、环评等审批手续;编制申报材料,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审批文件、真实性说明、资金承诺函等。
在线申报与线下提交: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注册单位账号,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及投资情况;同时将纸质材料提交至属地发改部门。
审核与推送: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项目符合政策要求,审核通过后将项目推送至上级部门进行最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