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深层次突破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01-08  点击:1089
唐德智:要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最现实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持续深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我们将认真检视整改发展方式方面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化市场经济转变,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转变成具有市场竞争

黔南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黔南如何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深层次突破?记者专访了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
 

 
全面发力 多点突破
当代贵州:2019年前三季度,黔南州农业增加值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5.6%,增幅排全省第2位。可以说,黔南农业发展保持了近年来的良好势头,主要抓了哪些工作?
 
唐德智:2019年,我们严格对照“八要素”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有效带动全州农业呈现产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向好、改革深入的良好发展态势。
 
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左三)在罗甸县边阳镇兴隆村,听取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黔南州农村农业局供图)
 
紧盯主导产业,推进提质增效。以茶叶、蔬菜等12个产业为主攻方向,成立以州委、州政府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逐个研究产业、逐个击破问题,并组建相应工作专班抓具体抓深入。
 
紧盯低效作物调减,推动结构优化。新增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42.09万亩,改种茶叶、蔬菜、中药材、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均新增产值2500余元。全州粮食产量同比增长1.42%,茶叶产量同比增长5.7%,蔬菜产量同比增长16.6%,水果产量同比增长16.3%。
 
紧盯坝区调整,强化引领示范。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平台,投入资金2.90亿元,建成18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坝区320个,调整面积59.72万亩,亩产值1.2万元以上12个,0.8至1.2万元98个,创建样板坝区15个,达标坝区94个,全州坝区总产值达45.57亿元。巧用海拔差异、立体气候,巧打蔬菜“错季上市”牌,推广应用的“321”蔬菜高效栽培基地46万亩,实现亩产值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净增产值56亿元。
 
紧盯产销对接,提升流通质效。扎实开展农产品“六进”行动,学校采购本地蔬菜4万吨,占采购总量45%。充分借助广州江楠集团、州蔬菜配送中心等平台渠道和发挥州县两级平台公司、供销社作用,农业生产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让农产品不仅产得出、产得好,还能卖得出去、卖上好价钱。
 
紧盯庭院经济,实现连线扩面。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家庭院落、村组闲置地、易地搬迁空地、林地等,大力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小药园、小花园、小养殖、小作坊等“庭院经济”。2019年建成示范村108个,示范户1.6万户,户均“庭院经济”收益达2500元以上。
 
紧盯利益联结,实现强村富民。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55个,“健身”“强身”合作社4567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40个、省级示范社34个、州级示范社224个,新增家庭农场75个,达到2092个,新增专业大户25个,达到516个。去年,12个特色产业共覆盖带动贫困人口17.8万户、67.32万人,人均增收1752.82元。

星火燎原 持续突破
当代贵州: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黔南州将如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
 
唐德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我们将自觉对照“三个革命”“六个转变”和“八要素”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呈现“燎原之势”,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变。
 
以优结构、提亩产为方向,全力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全覆盖。全力推进全州342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杜绝坝区范围内籽粒玉米种植,确保实现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全覆盖、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达70%以上,力争实现平均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全年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产值达49亿元以上,并对50亩以上连片种植低效玉米区域进行建档立卡对账销号,确保完成全年调减任务,巩固农村产业革命成效。
 
以打造提升优势产业为关键,引领农业产业加快提质增效。在深入落实州领导领衔推进12个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做好产业规划引导,重点抓好茶叶、蔬菜、水果3个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落实茶园提质增效计划,全面推广蔬菜“321”高效栽培模式,大力实施低产园、老果园改造。
 
紧盯做实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夯实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组织方式,着力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到我州投资农业产业,积极推行“村社合一”,确保全州所有村都规范组建合作社、全部农民都加入合作社,鼓励以组为单位组建组级合作社,村级合作社作为合作联社引领发展,鼓励县(市)农业融资平台转型兴办农业实体企业。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在生产链、价值链等环节上的收益比例,让农民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中得到更多有保障的利益,确保农村产业革命不背离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统筹抓好“以产找销”和“以销定产”,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在巩固现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推动“州农投 县级农业平台公司 村社合一 农户”的运营模式开展合作,着力打开双龙市场、贵阳市场,深入推广“农校”“农超”“农企”对接,持续推进农产品“六进”行动,努力把我州打造成为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大批发商”。
 
动能转换 深层突破
当代贵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过程。黔南州如何加快农业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
 
唐德智:要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最现实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持续深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我们将认真检视整改发展方式方面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化市场经济转变,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转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牢牢把握“产业选择”这一关键要素。以镇村为单元,做好产业选择安排,以县为单位,突出特色和优势,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尽快形成“一县一品”或“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
 
推动农业产业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品种到基地、加工、流通、品牌、市场全产业链推进,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有效改变产业发展小、散、弱的面貌。推动农业产业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加快补上冷链物流等短板,强化产销对接,实现“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
 
推动农业产业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大力推进“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村社合一”等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从单一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上一篇:2020年河南省将创建30个省级产业园 构建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下一篇:传统产业、低端产业、夕阳产业是一回事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