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今年创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2年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建设一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建成以国家级为龙头、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河南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各地优势特色农业,以规模化种养为基础,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进行“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开发,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创建114个、首批认定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省正阳县、温县、延津县、泌阳县先后获批创建,其中正阳县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正阳花生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48亿元,花生品牌价值98.54亿元,对全县GDP贡献率达到40%,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38%,带动全县12366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根据规划,今年河南省创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2年建设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建设一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建成以国家级为龙头、以省级为骨干、以市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河南省的正阳县、温县、延津县、泌阳县先后获批,每个园区得到中央财政1亿元支持。其中,正阳县已通过评估认定,温县、泌阳县、延津县正在有序创建;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与财政厅批准创建扶沟县等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优质小麦、苹果、食用菌等13个主导产业,省财政给予每个产业园奖补资金3000万元;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创建名单,创建工作全面启动,17个省辖市规划3年建设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1个,2019年已批准创建74个,涉及优质小麦、中药材、果蔬等15个主导产业。
“目前,河南省涵盖国家、省、市三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基本构建,梯次推进的格局基本形成,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值价值链,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说。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是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的关键举措。河南省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继续争创国家级产业园,支持省级产业园创建,推动一批市级产业园建设,把现有的支农政策向产业园倾斜,把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等项目向产业园集中,发挥政策的汇聚效应和乘数效应。各地也将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园建设,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