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新突破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3-21  点击:657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新突破——继新型显示、物联网、信息通讯设备、智能电网和新材料产业之后,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去年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至此,全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超千亿元规模的已经达到了6个。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新突破——继新型显示、物联网、信息通讯设备、智能电网和新材料产业之后,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去年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至此,全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超千亿元规模的已经达到了6个。
 
    去年南京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00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包括软件及服务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了38.7%,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市经信委最近深入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板块的发展情况。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实现了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卫星应用等产业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达90%,集成电路产业在台积电等大项目带动下,也有望成为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爆发点。
 
    最新跃上千亿级的节能环保产业板块,在南京市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6年,节能环保产业着力突破了非金属、陶瓷变压器、高低压潜水电机等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有机废水检测处理等实用技术。去年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2亿元。
 
    新兴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在凸显。当前,南京市已建成2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其中,有南京开发区液晶谷、雨花台区软件谷两家千亿级基地;江宁开发区智能电网谷、化工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两家500亿级基地;江宁开发区无线谷(未来网络谷)、六合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江宁滨江装备产业园和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4家百亿级基地。 
 
    “软件谷、未来网络谷、液晶谷、智能电网谷等都已成为南京市相关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市经信委新兴产业推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战略目前还有高新区卫星应用产业园、浦口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一批新载体正加快推进建设。
 
    根据部署,南京市已明确到2020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最近下发的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明确,今年南京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继续保持12%的高增速。下一步,在已有的6个千亿元规模产业基础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应用、工业软件及基础软件3个产业规模有望提升到500亿元以上。同时,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力争产业规模尽快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到2020年,南京市每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将重点布局1到2家基地,全市认定30家左右市级新兴产业基地,引导各区和开发园区重点布局具有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最终形成5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载体。
 
上一篇:自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车行业阵痛不止 市场的整体表现都不太乐观
下一篇:借力“互联网+”智慧产业全面渗透芜湖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