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上海通用航空发展论坛在临港举行。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黄瓯、临港管委会副主任吴晓华等出席并致辞。论坛由上海通用航空产业联盟秘书长毛一青主持。本次论坛由上海通用航空产业联盟主办,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航空工业空管系统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翼趣航空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黄瓯副主任指出,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总体目标。通航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点,可激励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符合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同时,通航产业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可在城市安全管理、民生保障、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作用。临港地区集聚了一批通航上下游企业,并以联盟的形式积极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市经济信息化委支持临港地区通航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为临港地区通航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鼓励相关企业落户临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在会上表示,通用航空的消费属性对于上海的通航是一个可选择的发展方向。关于实验类飞机,一是实验类的创新对于通用航空的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实验类培育出来的能创新能动手的高端人才,通航领域的“工匠”,对于通航的发展至关重要。三是实验类飞机也是产业的一部分,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空间。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体育局航管中心、市交通委、临港管委会、市经济信息化委航空产业处、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协会、研究机构、通航企业、通航机场约150位通航领域相关人士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