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省(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3-11  点击:376
​以下是关于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的框架与核心内容,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旨在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实现创新融合、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关于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的框架与核心内容,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旨在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实现创新融合、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背景与意义

1. 政策机遇  

   - 国家“健康中国2030”“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战略为文旅康养产业提供政策支撑。  

   - 地方政府将文旅康养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方向,推动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  

2. 市场需求  

   - 老龄化社会加速,银发经济催生康养需求;中青年群体对健康生活方式关注度提升。  

   - 后疫情时代,短途微度假、生态疗愈、中医养生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  

3. 产业价值  

   - 文旅康养是“文化+旅游+健康”的跨界融合,可带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就业增收等多重效益。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1. 总体定位  

   - 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或“区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2. 发展目标  

   - 产业规模:到2025年,文旅康养产业总收入突破XX亿元,年均增长率XX%。  

   - 品牌建设:创建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品牌。  

   - 服务质量:建成智慧康养服务平台,培育XX家省级以上康养服务标杆企业。  

   - 生态效益:实现文旅康养项目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森林覆盖率提升至XX%。  

省(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

三、产业体系构建

1. 核心业态布局

- 文化赋能型康养  

  - 依托非遗、民俗、红色文化等资源,开发文化体验+康养产品(如禅修静心、非遗手作疗愈)。  

- 生态旅居型康养  

  - 利用森林、温泉、湖泊等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康养小镇、森林疗养基地、温泉度假村。  

- 医疗健康型康养  

  - 结合中医药、现代医疗技术,发展中医养生、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等服务(如中医馆、康养医院)。  

- 运动休闲型康养  

  - 开发山地运动、骑行、瑜伽等户外康体项目,打造运动康养综合体。  


2. 产业链延伸

- 上游:整合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医疗资源,建立康养IP数据库。  

- 中游:发展智慧康养服务、健康管理平台、文旅康养装备制造。  

- 下游:拓展康养地产、康养食品、康养文创等衍生消费市场。  


四、重点任务与行动

1. 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

- 特色产品开发  

  - 设计“四季康养”主题线路(如春季森林疗愈、夏季避暑养生、秋季药膳食疗、冬季温泉理疗)。  

  - 推出定制化康养套餐(亚健康调理、慢病管理、术后康复等)。  

- 服务标准化  

  - 制定《文旅康养服务标准》,规范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质量。  


2. 产业融合发展

- “文旅+康养+农业”  

  - 建设田园康养综合体,发展有机农业体验、农事疗愈、乡村民宿。  

- “文旅+康养+科技”  

  - 应用AI健康监测、VR沉浸式疗愈、智慧养老等技术,打造数字康养场景。  


3. 品牌营销与市场拓展

- 品牌IP塑造  

  - 提炼区域康养主题IP(如“秦岭生态康养”“江南禅意养生”),通过节庆活动、新媒体传播提升知名度。  

- 客群精准营销  

  - 针对银发群体、亚健康白领、亲子家庭等不同客群,定制营销策略。  


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交通网络优化  

  - 开通康养旅游专线,完善景区与高铁站、机场的接驳服务。  

- 智慧平台建设  

  - 搭建“一键式”康养服务平台,集成预约、支付、健康数据管理等功能。  


五、空间布局与项目支撑

1. “一核引领、多区联动”  

   - 核心区:集中建设文旅康养综合服务中心,包含康养酒店、医疗中心、文化体验馆。  

   - 拓展区:布局生态康养带、乡村康养集群、运动康养基地等特色片区。  

2. 标杆项目  

   - 推动XX个重点项目落地(如国际康养度假区、中医药文化博览园、智慧养老社区)。  


六、政策保障与实施机制

1. 政策支持  

   - 土地供给:优先保障文旅康养项目用地,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财税优惠:对康养企业减免所得税,设立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基金。  

2. 资金筹措  

   -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PPP模式;争取国家专项债、乡村振兴资金支持。  

3. 人才引育  

   - 与高校合作开设康养管理、健康旅游专业;引进中医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才。  

4. 生态保护  

   - 严格限制开发强度,实施“生态修复+康养利用”模式,确保可持续发展。  


七、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

- 建立“年度评估+中期调整”机制,跟踪产业规模、服务质量、生态效益等核心指标。  

- 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独立评估,及时优化政策与项目布局。  


八、附录

- 案例参考:列举日本温泉康养、瑞士抗衰老疗养、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成功经验。  

- 数据支撑:附区域人口结构、旅游资源普查、健康消费市场调研等基础数据。  


通过以上规划,可实现文旅康养产业的 “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品牌增值—可持续发展” 闭环,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人民健康福祉提升。


中机院在文旅康养产业中的具体业务主要围绕产业规划、资源整合与项目落地展开,以下是其核心业务内容:

 1. 产业规划与咨询服务

中机院专注于文旅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提供全面的规划咨询服务。其规划内容涵盖文旅康养产业集群的构建,包括文化、体育、旅游、养生、医养、养老等多领域的融合。例如,中机院为馆陶县制定了《彭艾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通过整合彭艾种植、加工、销售、康养、旅游等全产业链,打造全国知名的彭艾康养旅游目的地。


 2. 项目策划与落地实施

中机院通过项目策划和资源整合,推动文旅康养项目的落地实施。例如,在泰安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规划中,中机院设计了多个康养度假组团,包括“醉美湖湾”康养度假组团、“东平人家”乡村文旅组团等,重点发展生态湿地、休闲农业、乡村民宿与文旅康养。此外,中机院还参与了康养小镇的规划,结合当地资源,打造集养老、休闲、旅游、健康食品等多元化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3. 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

中机院强调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文旅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常德文旅康养产业规划中,中机院提出“旅游+”和“+旅游”的理念,通过整合文化、体育、康养等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馆陶县,中机院通过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彭艾资源,引进药典博物馆、中青旅等企业,推动康养文旅的全县覆盖。


 4. 乡村振兴与生态康养

中机院在乡村振兴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在生态康养方面。例如,在泰安乡村振兴示范区,中机院依托山岳生态、滨湖生态和中医药种植资源,发展禅修度假、康养度假等产品。此外,中机院还通过规划生态康养项目,推动乡村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 合作与协同创新

中机院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机构合作,推动文旅康养产业的协同发展。围绕农文旅、大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入研究实践,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


 6. 康养小镇与特色项目开发

中机院在康养小镇和特色项目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中机院为东平湖区域规划了多个康养度假社区,包括田园养老院落群、养老护理中心、乐龄学院等,结合中医药资源,打造医养结合的养老度假产品。


通过以上业务,中机院致力于推动文旅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融合、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转型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上一篇:铝加工在光伏储能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
下一篇:"临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背景、现状、重点方向及发展趋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