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无锡阳山镇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调查分析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5-31  点击:2635
通过调查研究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旨在厘清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阳山镇田园东方作为考察对象和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构建一个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政策框架。

作为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施行让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乡村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为中国传统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查研究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旨在厘清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阳山镇田园东方作为考察对象和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构建一个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政策框架。
 
2017年2月5日, 田园东方实践的“田园综合体”被正式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中。文件中针对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模式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表示了肯定。从政策方面分析,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由以往在提高农业生产为要求转变成以提高农村全面发展为主要发展目标, 这种以政策支持为导向的新农村建设为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以无锡市阳山镇为首进行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实现供给端的优化的良好方式, 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这种发展方式体现出了我国对发展乡村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使得到生态、经济、社会等全面的收益。

1 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及模式
1.1 田园东方建设模式
田园东方以自然资源引导, 文创产业带动的建设模式开发运营。围绕着阳山火山的区位优势以及当地方特色的水蜜桃产业, 从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打造特色主导产业, 在此基础上又依托当地特色的文化打造与自然生态结合的特色农旅, 增加市场需求, 带动三产融合。
这种模式强调三产综合价值。由于农业生产是发展的基础, 通过引进现代技术结合当地特色提升农业附加值;使得休闲体验又依附于农业加工生产, 最终形成以促进乡村发展为主要目的新型田园社区生活模式, 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切实可行的乡村新型发展模式。
田园东方的业态模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集合。现代农业业态的设立旨在对接技术和市场, 打造农业生产与休闲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形成农业产业链;田园社区将围绕“原住民、新住民、游客”三方营造田园生活新方式;休闲旅游业态即打造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图1 田园东方业态模型   
 
1.2 田园综合体发展政策解读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得益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性机遇, 其落地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支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 在此基础上再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所长, 振兴乡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 政府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等部署。
2017年,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补充通知》后, 在全国18个省份展开试点工作。这是继十八大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等部署后, 又一项推进乡村建设的国家重点方略。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了产业的精准定位, 把农业和旅游有机融合, 同时引导农民深度参与, 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以田园东方为例分析三农参与模式可以概括为:通过土地房屋多样化的使用和权益入股, 村集体与企业合作分红, 定期分享运营收益、创业增收、劳动薪酬等方式来让农民参与, 实现农民的个人增收。
 
 
图2 田园综合体三农参与模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而城乡结合的田园综合体便是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模式选择。
另外, 在此之前关于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土资规2号文件也针对深入推广农业供给侧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要求“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新的安排, 此外苏政办和锡委先后发文针对鼓励企业资本投入使用农村用地与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等提出了新的条目。这给后来田园综合体的用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与支持。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乡村发展新型模式, 政策的扶持让其得以成为振兴乡村一种可操作的模式, 但仅靠财政补贴, 无法实现根本上盈利。唯有引进产业和投资, 引进经营性主体, 通过市场化的运营, 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园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多方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共建, 使得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这样的探索为进一步建设更多发展更完善的田园综合体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经验, 为将来形成更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产业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无锡田园东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田园东方无锡项目位于“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 规划总面积7815亩。2017年无锡项目客流量达到了30万人次, 旅游方面是该项目的主要盈利点, 目前已经开始盈利。无锡田园东方项目第一期建设了民宿聚落、蜜桃度假村、拾房市集等。北区的农业产业以田园东方多种农业生产关系为核心, 建设以水蜜桃产业研究院、水蜜桃品牌营销中心为建设重点轴线, 由水蜜桃种植基地、营销中心、观光工厂、创客工厂、耶纳农场、农业服务中心、水蜜桃示范种植基地、农旅中心八大业态组成的田园东方农业产业园区, 可见项目的主导产业依旧是现代农业。

2.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客流量有明显的淡旺季, 产品特色不够鲜明, 周边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受到旅游客群5+2的生活模式以及农业产品季节性的影响, 现阶段阳山镇田园综合体项目有明显的淡旺季, 桃花季的客流量大, 大约占全年的游客量的50%, 这对阳山镇的接纳游客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配套的基础设施例如停车场、周边住宿等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这类问题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
(2) 游客来源单一, 项目知名度有待提高。根据调研我们发现无锡田园东方的80%的游客来自无锡本地, 周边城市游客比重较小。而且该项目在无锡本地知名度较高, 周边地区还需进一步宣传推广, 同时运用互联网等宣传方式扩大在年轻人群中的知名度。
(3) 建设用地供需存在问题, 地类使用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田园综合体建设指标紧缺, 但存量建设用地空间有待利用, 因为农村宅基地整理空间较大。调研发现, 农户“一户多建”、超面积建房等现象仍存在, 建设用地潜力空间较大以及为了防止外来资本变相侵占农村土地等一系列问题, 还需要给出进一步的政策引导。

2.3 阳山镇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发展经验
(1) 首先在政策支持方面, 无锡市政府在2014年就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针对阳山镇的总体规划进行审批公布, 文中对阳山镇2013年至2030年有关于城镇性质与规模、产业规划、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等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均作出了有关说明与目标要求。这给将阳山镇建设成为以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小镇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2) 其次在土地管理方面, 要把农民的地位放在首位, 让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 同时村民要能参与到土地的规划的过程中去。在规划土地使用方案时, 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 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同时用征询、论证、听证、公示等多种途径将结果公开。
(3) 在招商引资方面, 我们了解到阳山镇在整体开发中始终以政府为主导, 同时社会资源深度参与。政府不断地完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 而旅游配套用地则是通过市场招拍挂的方式, 引进社会各界资本参与阳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田园东方就是由无锡田园东方投资有限公司与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的。近期省政府推行的新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资本投入农村项目的支持, 对于社会资本所投资的项目, 也同样会得到政策的扶植。

3 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政策建议
(1) 进一步发掘本地特色和优势, 把当地的农村田园风光和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有机结合, 发掘文化创意产品等,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改变单一依靠季节性较强的农产品的现状。例如在工作日和旅游淡季, 项目可以利用配套的会议中心等引入一些商务会议客群作为补充, 使全年的客流量都保持较高的水平。
 
(2)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对于建设和农业用地矛盾有效解决。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良好的统筹规划;全面考虑村庄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等有关规划的用地需求。并且还需要注意深入落实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 明确有关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面积以及具体地块;同时要加强管控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及其布局, 公益性设施用地和宅基建设应当放在首位, 集体经营性的建设用地的规划要合理把控, 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土地的节约利用。(作者:刘璇 徐亚茹 卢鑫杰 丁昊 姚啸颖)

 
上一篇:安徽省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流通产业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的地区差异性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