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和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基础要进一步夯实,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5G-A网络和千兆网络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5G-A在助力整个移动网络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创新方面非常关键。
我国5G规模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开启了我国5G高速发展的序幕。近几年5G发展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从网络建设,还是用户业务和探索等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2022年全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值1.45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3900亿元。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18.9万个,5G网络技术领先、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5G-A技术测试成功,多个关键节点相继落地。2023年10月以来,我国持续推动5G-A技术测试验证,多个关键节点相继落地。包括主流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等,行业各方在万兆下行、毫米波、5G轻量化(RedCap)、通感融合等关键演进方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5G商用已经四年时间,随着卫星互联网、6G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引入,5G发展即将进入第二阶段,5G-Advanced(5G-A)呼之欲出。5G-A,是5G和6G之间的过渡阶段,俗称5.5G。
5G-A将在2024年逐步预商用。5G基于3GPP R15版本,从2019年开始商用,5G-A是5G的增强技术,将从R18开始,预计2023年底标准冻结,将在2024年逐步预商用。5G-A将在速率、时延、连接规模和能耗方面全面超越现有5G,实现下行万兆和上行千兆的峰值速率、毫秒级时延和低成本千亿物联。通信网络也将从提供连接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感器,能够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实现网络即传感器。
5G-A将带动流量爆发、加速通信设备升级换代。5G-A十大核心技术包括X-Layer跨层融通、通信感知融合、UDD时频统一全双工、空天地一体、极致确定、eIoT蜂窝物联网、AI自智网络、无线云网算业一体、智能中继、低碳节能。5G-A将进一步提升网络能力,支持下行10Gbps、上行1Gbps、宽带实时交互、毫秒级交互时延的能力将激活AR/VR产业并全面使能元宇宙,把全感官交互沉浸式体验带入现实。5G-A也将支持最全面的物联网能力,模组类型将涵盖从工业级高速连接到RedCap、无源物联,从Gbps到Kbps的全系列物联模组能力,全面使能万物智联,为千亿连接提供最强大的产业支持。5G-A还将支持感知、高精定位等超越连接的能力,一网多用。未来,算力、AI、频段、带动基站/终端设备及上游芯片、天线、滤波器、PA、PCB、光模块等产业链环节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5G-A将为5G面向未来的发展定义新目标和新能力。2024年及以后,5G-A除了持续增强已有能力,支撑传统5G业务大规模应用,5G-A还将增加新的能力,支撑新场景新业务的应用。在应用场景方面,5G-A将面向六大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沉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和天地一体,从网络、终端、云等端到端的关键方面进一步演进,构建数字、智慧、绿色低碳社会的基础设施。从产业融合方面,5G-A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助力产业和社会提质增效,为数字中国注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