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OD模式项目实施路径
通过对已实施的EOD模式项目进行调研归纳,开发路径可简要概括为以下步骤:
1)地方政府授权地方所属国有企业作为平台公司,负责整个EOD项目前期工作,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开发方式选定社会资本方,承担政府授权职能。
2)平台公司选定社会资本方后,两者合资组建SPV公司,作为项目投资开发主体,负责项目设计、投融资、开发、建设、运营及资产移交等工作。
3)SPV公司通过EPC模式选定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项目的施工建设,按照施工进度支付相关费用。
4)开发区域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具备转让条件。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土地一、二级滚动开发的方式进行产业导入,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
5)土地产业开发后获取收益,由SPV公司向股东方按所持有股份比例分红,向社会投资人按照协议约定的投资回报率支付项目开发建设成本及投资收益。
6)项目合作期满,社会投资人收回投资成本及收益,向平台公司或其指定公司无偿转让其所在SPV公司所持有股份,退出项目。EOD模式项目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EOD模式项目实施路径
综合来看,EOD模式是一种以生态为基底的区域综合开发,将收益性差的生态治理项目和收益性好的关联产业进行有效融合,是生态产业化的具体实践,开发模式具有鲜明的生态可持续特色。
二、EOD模式特色
EOD模式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一种基于生态环境提升为特色的创新项目实施组织形式。目前已实施的EOD模式项目各有特色,但大同小异,EOD模式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产业开发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治理一直是政府性行为,投资来源于各级政府财政、地方债等方式,总体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少,缺乏可持续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EOD模式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进行融合,其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以产业开发作为实现途径,继而挖掘生态环境的潜在价值,通过产业增值反哺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形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治理与关联产业一体化发展生态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是EOD模式的重要特色,两者统筹推进,由一个主体整体负责。项目整体由一个主体进行统筹规划,践行统一的发展理念,能够有效规避规划与实施的割裂,合理安排投资,将短期投资与长期运营进行合理统筹。
3)专业化水平高,投资见效周期长EOD模式项目的核心要求是对生态环境整体提升,对生态治理和生态网络构建要求较高,但目前具备城市综合开发能力的企业在专业化程度方面往往是短板。产业开发需要基础设施作为配套,而产业导入则需要专业化的生态产业运营商完成。生态环境基底构建完成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价值,产业导入后通常需要培育周期,短期内很难形成持续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