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深入剖析了漳州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表明了漳州市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存在着基础配套滞后、核心技术欠缺和人才保障不足等发展瓶颈。基于此,本章将对漳州装备制造产业应克服高端化转型升级所带来的短暂阵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加强人才资源建设,扎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主导细分领域产品和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溢出效应,抢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新制高点,扎实推进漳州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一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与本地和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合作,围绕漳州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实施联合攻关,深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基础学科、底层技术和核心技术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应用平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工艺技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大幅提高主导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是加强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围绕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导产品的高端关节轴承、高端工业UPS继电器、新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争取国家和区域重大专项研究支持,力争突破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着力卡脖子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逐步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卡脖子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是构建区域协作平台。充分发挥漳州市在闽西南协作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在技术、信息、人才、研发等领域加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区域协作,利用各区域的不同产业优势,打通区域协作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培育和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优质资源,为漳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供更多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自主创新要素的支撑,推动企业在更高的层次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协作。
四是藉助新技术,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支持和鼓励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在经费、政策、融资等诸多领域给以更多的配套与扶持,鼓励企业加强装备制造基础研究,融合新兴技术,加强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共性技术研究,推动企业在技术改造和升级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培育产业集群新业态
一是整合优化高端装备制造资源,聚焦产业集群创新。统筹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协调发展,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主要载体,聚力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及其相应配套,充分发挥积极财税政策的引导力和推动力,对产业发展要素资源进行倾斜配置,实现对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化与配置。
二是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创建产业集群新高地。充分发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群效应,引导企业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梳理产业上下游价值链关系,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再者,以区域龙头企业为引擎,聚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延伸,着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业态,突出产业服务化特征,切实提升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度。
三是强化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制造过程中关键零部件和共性工艺技术的协同创新研发,在经费、人力资源、平台建设、政策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与更多的扶持,夯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业态的底层基础,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向品牌化、集群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溢出效应一是持续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升级。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优化企业生产制程,切实提升企业装备产品的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培育高端化转型升级典型龙头企业,为其他企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样本,扎实推进存量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服务型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内部分工与协作。鼓励和支持区域内优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做大做强,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重点完善和整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配套体系,促进高端制造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加强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设计、研发、制程、市场、服务、信息等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分工与协作,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优势,提升区域产业链的溢出价值,增强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是培育和做强专精特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对标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继续加强漳州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主导细分领域的优势建设,巩固装备制造产业现有细分产品领域优势,积极培育和开发具有良好基础、潜力较大、行业带动性较强的专精特新产品和企业,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生态体系发展水平。
(四)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丰富人才储备路径一是构建人才双向流动平台。
构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平台,尤其是本地的闽南师范大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通过双向挂职方式促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高层次人才流动,利用柔性引进的方式,以研发项目为启动载体,一方面缓解企业在高技术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以平台构建推动企业人才资源建设。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人才资源的引进力度,尤其是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其次,加大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利用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形式和多渠道培育复合型高技术技能职业人才;再者,强化人才激励措施,摆脱现有政策和观念束缚,打通人才晋升渠道,从待遇、晋升、事业、生活等多方面稳定住和发展好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引得进,更需要用得好和留得住,方能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三是强化人才资源的“推出去”和“请进来”。“推出去”旨在于丰富存量人才资源的知识体系,瞄准产业最新科技与理念,加强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人才向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的学习与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富现有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体系。“请进来”旨在于根据产业需要,多渠道引入外籍技术管理人才到漳州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兼职或全职工作,以包容、开放和理性的姿态,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资源问题,丰富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资源储备。
(五)扩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一是多渠道加强企业融资力度。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换代、原材料采购、终端服务等多个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容易引起资金紧张,因此为避免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应鼓励和引导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通过定向增发、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方式,藉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助力企业直接融资,并进一步改善企业的治理制度和经营方式,推动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发展。
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能力。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市场和体制的改革,推动投资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再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完善科学高效的资金支持体系,提高优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和力度,利用漳州市的区域优势,积极引入外资和台资,为装备制造产业的高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结论
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推动新时代漳州市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漳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应克服转型升级所带来的短暂阵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加强人才资源建设,扎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主导细分领域产品和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溢出效应,在卡脖子技术、关键零部件、新材料、关键工艺等领域逐步实现突破,聚力抢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新制高点和打破国外行业的垄断,扎实推进漳州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者:吴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