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五大对策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6-21  点击:3541
文章在对宣汉县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总结了宣汉县农业产业与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宣汉县农业园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园区结构与空间布局、加工延伸产业链、推进品牌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五项对策建议。

  文章在对宣汉县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总结了宣汉县农业产业与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宣汉县农业园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园区结构与空间布局、加工延伸产业链、推进品牌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五项对策建议。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为更好地促进宣汉农业现代化发展,摸清县域现代农业园发展情况、现存问题,探索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带动发展县域农业的道路,于2019年12月、2020年4月(上下旬各1次),分3次对宣汉县进行深入调研。


  1 宣汉县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2020年,宣汉县被评为四川省上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功实现由“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转变为“四川省减贫人口最多的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市高3.1%、1.6%和1.3%,多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2020年宣汉县第一产业增加值79.4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4.7∶46.2∶29.1调整为2020年的18.6∶38.4∶43.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产占比大幅提高,形成“321”格局,再次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2020全年粮食实现扩面增收,总面积达10.02万hm2.扩种面积0.50万 hm2.预计总产将超过60万t,出栏生猪78.5万头、肉牛9.8万头、肉羊28.3万只、禽兔123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8.56万t、禽蛋产量1.32万t,牛奶产量1.90万t,水产品产量达到2.057万t,蔬菜播种面积1.33万hm2.产量40万t。


  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宣汉紧紧围绕五大特色产业,不断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2019年,建成全省优质肉牛基地县,实现牛业产值9.5亿元。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0.20万 hm2.生产量3亿袋,产值20亿元。茶叶总面积达1.33万hm2.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脆李基地规模面积达到0.67万hm2.产值10亿元。发展草本药材0.33万hm2.“庙安脆李”和“蜀宣花牛+优质牧草”等2大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蜀宣花牛+优质牧草”农业园区作为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重点培育。


  2 宣汉县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园区创建初见成效。宣汉县以建设蜀宣花牛国家级产业园区为核心,以调整优化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为导向,立足“牛、药、果、茶、菌、粮油、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县现已成功创建县级及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共8个,其中1个省级、2个市级、5个县级,宣汉县蜀宣花牛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为省三星级园区,2020年园区出栏肉牛8521头,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91.2%,主导产业总产值达5亿余元,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重点培育。


  打造建成米岩花海、庙安花果山等以特色产业同观光旅游、餐饮娱乐等元素有机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米岩花海被评为全省农业示范主题公园,胡家镇鸭池村被评为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荷塘农庄、圣水桃园休闲农庄、马渡关茶海休闲农庄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庙安乡八庙村、胡家镇鸭池村、双河镇大田村被认定为“市级休闲农业专业村”,铭远生态颐养庄园被认定为“市级示范休闲农庄”,庙安脆李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被命名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初步建立“136N”四级园区体系,按照《宣汉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2019~2023年)》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成功创建8个县级以上园区,其中2个养殖类园区、6个种植类园区。畜牧养殖类园区分别以蜀宣花牛和生猪养殖为主,两个园区皆为种养结合模式;3个水果种植类园区主导产业分别为脆李、蓝莓和车厘子,为单一主导产业;茶叶种植园区其中1家为茶叶加柠檬为主导产业,主要生产白茶,另一家主要生产富硒绿茶;中药材种植园区仅1家,以枳壳等中药材种植为主。


  3 宣汉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存问题

  3.1 现有园区结构不完善,缺乏整合规划

  五大特色产业中,药、茶、菌产业从规模、级别和数量上都处弱势,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且各园区空间分布不均匀,自西向东递减,园区规模小,配套不齐全。与此同时宣汉园区规划方案存在发展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宣汉县茶河蜀汉林猪现代种养结合现代农业园重复建设为市级园区、宣汉县双河蓝莓现代农业园重复建设为县级,宣汉县胡家粮油现代农业园直接跨越县级和市级申报省级园区,存在部分园区建设目标跨度过大或重复建设问题。


  3.2 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

  首先,各园区目前多数停留在直接销售农产品上,即使有加工也只是初级加工,传统粮油和五大特色产业等具有多个链条环节的精深加工开发乏力,产品附加值不高,丘陵片区和山区农业园区加工基础更为薄弱甚至空缺。其次,各园区供应链条短,产业发展以内生循环为主,大多数农产品只能现产现卖,停留在出售原料、初级农产品层面,绝大多数就地出售,营销距离短,尤其是特色产业出区、出市的不多,出省和外贸出口的比重更小。


  3.3 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小、竞争弱

  宣汉多为山地、浅丘,土地较为零星,土地流转不畅,规模连片发展程度低,未形成规模效应。大部分园区现有产业规模仅数百亩,产业种类虽有五大特色产业,产业繁多但各园区定位不清晰,规模较小、品质不高、特色挖掘不够,未形成特色主导优势,导致各园区产业基地规模小,整体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导致“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少,全县绿色食品仅13个,无有机农产品认证,“宣品天下”农业公用品牌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3.4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整体来说全县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在西南平坝区,其余片区的园区高标准农田整治面积低,与田块相连的作业机耕道和田间生产路匮乏,渠系配套不完善,尤其是中部乡镇园区生产用水较为困难。园区内科研支撑不足,现代农机装备配套不完善,粮油、水果等种植业为主导的园区缺乏烘干冷链物流装备,极大多数水果园区冷链配套空白。


  4 宣汉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议

  4.1 优化园区结构与空间布局

  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及省市申报趋势,全面对标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标准,在渔业和蔬菜产业适度倾斜,提升建设1~2个以渔业和蔬菜产业为主导的县级园区,构建更为合理的农业园区体系,层次上涵盖宣汉9大优势特色产业,空间上辐射覆盖各乡镇。


  4.2 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

  引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聚集发展,形成上下游产品衔接的加工体系,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加快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打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做强蔬果调味、肉食品、粮油制品和药茶产业的四类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强化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有机衔接。


  4.3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首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将园区各经营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以园区龙头企业为带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将宣汉园区内农产品生产的专合社、企业纳入国家(省级)追溯平台,达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溯源。其次,培育与创建品牌,打造产地品牌、发展企业自主品牌、培育特色品牌,围绕五大特色产业,引导园区内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


  4.4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一是加强耕地建设,加快中部、北部等园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升耕地肥力水平。二是强化物质装备配套,提升智能农机装备水平,建设“互联网+农机作业”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三是提升发展基础,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推进园区道路、产业道、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宜机化”建设,促进田网、水网、路网、电网和信息网与“宜机化”互相协调,合理配套。


  4.5 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一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提升“专家+示范展示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技术服务模式,确保科技人员到田、良种良法入户。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四川农大、省农科院、省畜科院、省农机研究院等农业科研院校的院县合作,加强专家服务基地、专家大院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制定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搭建科技小院,建立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作者:胡碧霞 李传昊 谯江兰 罗 娟)



上一篇:酒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着力重点及工作建议
下一篇:数字乡村怎么干?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规划9大案例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