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形成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土资源利用效益。我国产业园区发展非常迅速,传统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形成新型产业园区规划编制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以“五级三类”为主,即按照国家、省、市、县、乡五个行政等级编制,借助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来细化和落实总体规划,以完成区域空间资源的规划和利用。这种规划体系在当前开发区建设中非常普遍,如表1所示。
表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产业园区是两大新发展中的重要产物,将科技、服务、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型竞争性园区。这种园区规划时需从产业、生态、城市功能等方面出发,做好产业园区和国土规划的整体融合,充分尊重产、城发展,协调资源架构,打造符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优质空间。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2019年,我国产城分离矛盾加剧,各地区均存在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不同步现象,导致产业园区规划编制效果大打折扣,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园区“畸变”规划,发展初衷和建设模式不协调;(2)缺乏产城同步,用地粗放,生态资源浪费严重;(3)产业园区功能单一,生活服务设施欠缺,“退二进三”问题严重等。为此,在产业园区国土空间规划中需从空间规划原则出发,形成与产业园区特色、城乡建设协调的规划体系,以保证规划编制能够科学、高效地实施。
2 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分析
2.1 区域概述
某产业园区是我国广东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用地面积达到6km2,总体定位为“一目标两中心”。其目标是打造成全省一流工业园区,中心是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在区位、资源、潜力三大优势基础上促进园区建设,带动区域服务业、食品类、旅游类产业发展。
2.2 规划思路
一般产业园区规划编制中需把握好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五级三类”,在“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基本要求下因地制宜,形成符合区域基础状况、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适宜效果的国土资源战略,构建对应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开展综合管理和整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优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保证其与国土空间规划总则一致,提升其有效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为此,在某产业园区国土资源规划编制时,可以从“一目标两中心”建设方向出发,形成功能复合型体系。该复合型体系需保证横纵轴共同发展,即科技产业和配套设施同步并进;在优质区位、丰富资源、广阔前景等优势的基础上,以科技产业带动生态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生活服务功能、高端服务功能;形成弹性空间,构建品牌企业,实现带动和联动区域发展;注重品质园区,保护生态资源,加强生态渗透,形成与实际发展建设相协调的园区体系。
2.3 实施及评价
为满足上述要求,该产业园区以中心为基准,沿着中心设置综合服务体系,沿南北主干道安置高新产业科技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等,顺东西方向主干道安置居民生产生活,配套建设休闲设施和打造文化品牌,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某产业园区规划编制示意图
上述规划中将对各个产业功能区进行了统筹协调,在产业发展基础上配置服务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实现了产城建设中的文化融合和特色塑造。这种规划不仅推动了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的整合,还在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基础上赋予了其更多的产业价值,增强空间的适宜性、有效性、综合性,使产业园区发展更加均衡,满足我国产业园区国土空间规划需求。
3 结束语
产业园区国土空间资源规划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全面重视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将两者协调统一,在“五级三类”规划方针基础上优化功能区建设、附加服务价值。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生态建设,在空间规划适宜性基础上增添人文韵味,以促进产业园区规划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实现均衡化规划,全面化发展。(作者:李人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