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陆家堰村构建田园生态养老模式对策研究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2-03  点击:2914
本文对宁波鄞州区陆家堰村以及周边发展田园生态养老模式进行SWOT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家、修、养、护“的田园生态养老模式发展路径。

  构建田园生态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以鄞州区陆家堰村为例
 
  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国内未来第一大产业将会是养老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生态养老模式跃能促进人口和城市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又能解决城市与农村资源不平衡问题。本文对宁波鄞州区陆家堰村以及周边发展田园生态养老模式进行SWOT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家、修、养、护“的田园生态养老模式发展路径。

  一、构建田园生态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卜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根据维也纳老龄问题大会确定统计标准,10%5的人口达到60岁以上就算进入老年化社会,按这个标准,中国1999年开始进入老年化社会。截至2019年末,鄢州区户籍人口93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人占比23.23%5,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4.9%5,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伴随高龄养老压力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人将养老重心从以家庭养老为主转移到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据专家测算,中国2021年,中国的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第一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这个产业将达到20万亿元市场规模,中国未来天字第一大产业将会是养老产业。中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迹发出的养老需求会构成一个庞大的消费产业。

  根据对目前40岁-70岁人群的调查走访,田吴生态养老模式是这一群体持续关注并心仪的养老生活方式。田园生态养老以自然田园景观和休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田园式养老基地社区组织为主导,强调政府、村社、家庭、个人等多方参与,老年人能享受包括老年居住、医疗保健、农业休闲旅游、娱乐文化等养老产品及服务,从而安享晚年的一种养老模式。在新乡村振兴背景下,既能促进人口向农村的回流,又能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解决城市与农村资源不平衡问题。本文以陆家堰村现有田园生态养老模式为例,探索提出“家、修、养、护“的田吴生态养老模式。

田园生态养老模式对策,宁波鄞州区陆家堰村田园生态养老模式研究
 
  二、发展田园生态养老综合体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一)邹州养老服务政策挡施
  2012年起,宁波市、鄢州区相继出台《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宁波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宁波市鄢州区构建城乡全覆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意见%宁波市鄢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家院互融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兴宁波市鄢州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区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重视养老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在加大养老设施建设补助力度的同时,针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实际需求出台“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促进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养老服务市场的全面开放。

  目前,鄢州区已经形成各类养老机构20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328家,其中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含在建5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10个,养老机构床位7545张,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约1.3万人,实现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全覆盖。
  但是,养老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的需求。

  (二)田园生态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
  针对城市中老年群体对田吴生态养老综合体模式的内在需求,以陆家堰村为中心在周边镇街做了抽样调查。陆家堰村现有户籍人口863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278人,老龄化率高达32.2%。通过抽样调查,一共采集约380份问卷,其中老年人200份。
  从生活满意度分析,对现在的老年生活比较满意的老人数占43%5,希望得到进一步改善的老人数占43%。从精神需求角度分析,高达88%的老人认为子女的陪伴相比于老年教育娱乐和朋友陪伴更加重要。从经济条件角度分析,调研对象年收入基本处于5-10万元之间、90%6的老人愿意接受的养老住宅租赁价格在3000元以下,其中,接受租金在1500元以下的占52.51%,;愿意购买养老地产的,接受总房价(包括家电装修费用)在50万元以下的占54.78%%,说明成本控制和运营模式较为重要。
  鉴于参与问卷调查的绝大部分老人都愿意接受田园生态养老的模式,田园生态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见下表。

  表1田园养老SWOT分析表格

 
  (三)发展田园生态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复合开发模式可以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田吟生态养老模式以现代化的农庄为基础给老人提供居住、游憩、餐饮、农事体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田园生态养老运营模式主张采取由政府统筹及政策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其优势在于:一是有助于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的浪费;二是满足老人“归居田园“的服务需求,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三是通过社会的力量,有助于破解养老难题。从农村角度出发,针对出现“空心村“和对年轻群体缺乏吸引力的现状,城市老人回归更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口和智力支持,促进产业加速变革、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从企业角度,以田园综合体项目为牵引的养老地产更值得地产企业考虑投资开发。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养老平台,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与智能技术,绵合为老人提供网上便捷服务。

  2.资源优化配置凸显田园生态养老优势。由于乡村或近郊的土地价格低于市区,依托田吴综合体项目将养老社区规划到乡村或近郊区域,降低养老住房成本,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完善乡村产业链。因此,建议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部分财政收益作为政府专项补贴资金,用于弥补开发建设,降低运营商的资本风险;对有意愿发展田吴生态养老产业的乡镇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会员制度,由会员选择养老地点,并且可以便捷地更换;而对于需要购买养老地产的市民而言,为其提供部分资金补贴,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诚信制度确保其实际购买或租贩养老地产项目,以此实现政府、地产商、乡村及市民多元主体利益的平衡。

  田园生态养老的养老护理中心应该由第三方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其组织更加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也更规范,各项养老服务均有专人负责。养老服务项目一般由养老服务企业竞标承包,存在韶争性,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养老护理的专业程度。

  (四)发展田园生态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
  目前田园生态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存在诸多阳境,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缺乏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筹资渠道等要素支持,乡村基础设施、老人住宿环境无法满足生态养老服务需要,乡村振兴进程缨慢。二是田吴养老产业基础不扎实、发展不稳定,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局面。
  三是因为资本的逐利性,企业对生态养老产业与乡村振兴事业关注度与参与度不够。田园养老产品种类单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蚊待提升,特色养老服务项目的设计开发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四是乡村现有的医疗设备与医疗服务仍无法满足众多老人的健康需求,并且烦琐的医保异地报销流程减弱了许多老龄人异地养老的欲望。五是专业水准的护理人才数量不足导致生态养老产业受阻,专业管理人才比较蝶乏导致乡村振兴事业后劲不足。

  三、探索“家、修、养、护“的田园生态养老模式发展路径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关键是通过改革创新,使社会力量成为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笔者以陆家堰村现有的田园生态养老模式为基础,探索“家、修、养、护“的田园生态养老模式,作为对目前以机构养老为主,社区、居家为辅养老模式的补充。这一模式注重以“家“一样的感情为纽带,合理利用全村资源和娱乐设施,使得老人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整合乡村的空置房屋,引进社会力量对空置房屋设施进行合理化改造,将老人安排到全村散而有序居住;利用乡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新型养老服务,解决部分大龄青年的就业问题;辐射周边公园、农田、鱼塘、河流等农村特色资源,打造全新乡村田园式自由的居家养老模式,真正让老人体会老有所侬,老有所乐。日常的养老生活安排体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兼顾养生、医疗等多方面,让老人在田园中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

  (一)“家“有敞屋,有雀来栖
  政府对田吴生态养老区域进行统筹规划,以城郊田园或眶邻风景名胜区规划点位,分近郊村庄、半山区村落和山区村庄三个层级,串点成线。村落的点位布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村庄发展意愿;村民意愿,愿意将空置房屋维修租用;周边有相对便利的养老机构配套基础设施。距离市中心约半小时到一小时车程,即约30-50公里,便于在市区与田园小家之间穿梭,轻松往返,方便子女探望老人。建立会员制度,老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改变生活地点,实现流动式、旅游式养老。

  政府也可以预先规划1个或一批可以容纳千人以上的养老村镇。按照需求,设计1个或一批可以容纳胞个田园之家的养老村,聘请第三方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按照既定规模,设计并建设好菜市、超市、运动场、医院等相关功能设施。建好之后,利用互联网等面向社会发布招租信息,按照“家、修、养、护“的田吴生态养老模式进行租用。政府在该地设立指导机构,指导协调田园之家的日常运行。以合理价将养老的房屋租赁给老年客户使用,养老成员在田园之家产生的生活、娱乐、服务等消费,由成员自己承担。同时,推广组团养老的方式,老人间可以互相照顾,抱团养老,增加生活乐趣,减少孤独感。

  (二)“修“身立命,归田园居
  一是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田园养老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有些老人并不懂种植技术,农庄可利用经营菜地种植时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技术指导,政府农业局也可以定点派驻技术专家为老人种植提供技术顾问,提升老人的信任度与影响力,打造品牌效益。
  二是体验归田园居的生活方式。各养老村在留出客户耕种的土地的同时,每个养老村可以预留出部分“经营“用地,种植绿色健康的茶菜,定期举办采摘节等活动,提高产业知名度。丰富创新采摘节内容与方式,对那些没有租到配套土地、或者是自己不愿意耕种的老人,可为其办理采摘会员。每年只需缴纳一部分费用,便可定量在农庄的菜地里进行采摘。采摘的蔬菜在满足老人自己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赠送给子女或者来探望的客人,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三)“养“性怡情,悦目舒心
  一是吸引老人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老人浑身都是宝,部分老人来自城市,有些老人本身都是某些领域的专家。管理团队针对老人特长可以吸引老人参与社区管理,提供社区某方面发展的专业指导。同时,区分入住老人年龄层次和身体状况,建立互助养老服务机制,根据养老服务时长可以计入养老积分。
  二是组织养生培训和食疗食补。由管理团队聘请专家,定期组织开展养生培训活动,讲授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和养生知识,特别提倡讲授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指导的养生知识。同时,养生食疗食补对老人的小毛病都有一定的疗效,针对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第三方管理团队对那些不愿自己动手做饭的老人制定养生食谱,在老年中心堂食或者选择送餐服务。三是定期开展文娱活动。在节假日,邀请艺术团队或者村民在各村委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元实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各节庆日的庆典活动,包括马灯调队、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等表演和戏曲活动,丰富老人的文余生活。另外,可以依托老年活动中心,规划创办村级老年学校,诸如开展棋牌竞技赛、书面室、剪纸捍花、缝纫等手工艺室,满足老人的日常活动需求。

  (四)“护“好老根,老有所医
  一是提倡养疗结合。田吴生态养老模式重在“养“,但不排斥“疗“,养疗分别在需要的时候发挥独特作用。第三方管理团队主要关注的是,在老人田园养老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入医疗这一方面。管理团队中应当设置医疗保障小组,在为老人提供日常保健的同时,提出小病小痛的治疗建议。同时,做好预防宣传工作。在老年活动中心放置展板,提醒中风的征兆等,设置就医负责人,或联络员,当遇老人突发患病时,可以及时送医。
  二是规划时注重周边配套设施。养老村需要设置在交通便利、方便就医的地方,附近应当有三级以上的综合医院;管理团队需要与附近医院保持密切而良好的联系。
  三是定期开展医护知识学习。特别是临终关怀知识学习,引导更多的老人在临终减少疼痛、提升生命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遵循自然死亡过程,实现安然辞世。从养老地点的选择,养老生活的安排,到临终辞世方式的选择,都体现了田园养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作者:潘明策   陈广祺)

上一篇:山西太原王吴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带来的3大启示
下一篇:田园综合体视角下乡村景观设计探究——以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为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