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结合国家战略导向与自身资源优势,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等多维度发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国有企业可依托自身资金与技术实力,重点参与信息网络、云网协同、算网融合等新兴数字基础设施的增量建设1。例如,在5G基站、工业互联网、算力中心等领域加大投资,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与服务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支撑。
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除增量建设外,国有企业应牵头对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通过“数字孪生”“智能传感”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传统基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二、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升级
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工业类国企,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落地,推广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转型。
拓展服务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在金融、物流、医疗、教育等服务领域,国有企业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创新服务模式。例如,金融国企可构建智能风控系统,物流国企可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效率。
三、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动力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卡脖子”领域,国有企业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破数字技术瓶颈,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构建数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内部培训、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培养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端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深化国际合作与标准建设,提升全球竞争
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制定:国有企业可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在跨境电商、数字支付、智慧城市等领域输出中国标准和解决方案,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推动数字技术与产品出海: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将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参与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项目,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