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装配式建筑 > 相关报道

全球装配式建筑已颇为成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11-28  点击:832
直到国务院发文支持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提出十年内将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提升至30%的目标,装配式建筑才在我国快速兴起。此时,全球装配式建筑已颇为成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但当时劳动力价格低廉,建筑行业仍以传统建筑方式为主,装配式建筑发展裹足不前,难以形成足够影响力。直到国务院发文支持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提出十年内将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提升至30%的目标,装配式建筑才在我国快速兴起。此时,全球装配式建筑已颇为成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全球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丹麦是最具典型性的国家。但各国按照各自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
 
  国外许多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都曾开发出各种装配式建筑专用体系,例如英国的L板体系、法国的预应力装配框架体系、德国的预制空心模板墙体系、美国的预制装配停车楼体系、日本的多层装配式集合住宅体系等。
 
  发达国家和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从全球装配式建筑发展阶段来看,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尚未起步。可见,全球装配式建筑发展阶段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较大。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手段是实现住宅建设低能耗、低污染,达到资源节约、提高品质和效率的根本途径。
 
  全球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从闭锁体系向开放体系转变,原来的闭锁体系强调标准设计、快速施工,但结构性方面非常有限,也没有推广模数化;向开放体系转变,目的是致力于发展标准化的功能块、设计上统一模数,这样易于统一又富于变化,方便了生产和施工,也给设计者带来更大自由。
 
  从湿体系向干体系发展,现在又广泛采用现浇和预制装配相结合的体系。湿体系又称法国式。其标准较低,所需劳力较多,接头部分大都采用现浇混凝土,但防渗性能好。干体系又称瑞典式,其标准较高,接头部分大都不用现浇混凝土,防渗性能较差。
 
  从只强调结构的装配式,向结构装配式和内装系统化、集成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既是主体结构的产业化也是内装修部品的产业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均是错误的。
 
  更加强调信息化的管理。通过BIM信息化技术搭建住宅产业化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各个环节中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平台支持,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是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和质量责任可追溯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结构设计是多模式的,一是填充式,二是结构式,三是模块式,目前模块式发展相对比较快。
 
上一篇:宁波目标:装配式建筑占所有新建建筑比例到2020年达到35%以上
下一篇:岳阳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全市新建建筑的比例30%以上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