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装配式建筑
>
相关报道
绿色建筑发展任重道远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9-07 点击:707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2005年我国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到2008年4月开始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再到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绿色理念“纸上谈兵”、绿色技术难以落地等问题,亟待解决。
绿色建筑发展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限前提,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标识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设计标识是由标识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项目颁发设计标识证书。运行标识是在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由专家现场查验且项目各项运行指标和数据符合绿色建筑要求后予以颁发。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来看,只有获得运行标识才算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底,共有1394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其中设计标识1341个、占比96.2%,建筑面积约13769万平方米、面积占比约94.9%;运行标识53个、占比3.8%,建筑面积约738万平方米、面积占比5.1%。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排头兵,既是江苏省的绿色建筑示范区,也是国家级绿色建筑创建区。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整个花桥国际商务城有85个绿色建筑项目,其中设计标识项目81个、占比95.29%,运行标识项目只有4个、占比4.71%;获得设计标识的建筑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占比95.12%,获得运行标识的建筑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占比只有4.88%。由以上数据可见,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的数量与设计标识项目的数量差距很大,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让绿色技术最终落地,依旧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缘何多停留在设计阶段
之所以出现绿色建筑多停留在设计阶段、运行标识项目的数量不多等问题,与绿色建筑设计脱离传统设计流程、绿色建筑仅限于设计图纸、物业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等有着重要关系。
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流程。建造真正的绿色建筑,必须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就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按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但现实却是绿色建筑设计脱离于方案设计,往往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才考虑绿色建筑的要求,就像“打补丁”一样将绿色建筑的要求强加到已完成的施工图上,这必然导致难以做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此外,有的项目,为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专门做一套图纸应付审查;有的项目,施工阶段随意变更设计方案中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不按图纸和绿色建筑标准施工,这样的建筑即使获得设计标识,也必定无法获评运行标识。还有的项目,虽然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已将前期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都落实到位,但是由于建管分离,最后却因物业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落后,导致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设备因物业不会用、不愿用而“晒太阳”。
三措施确保绿色技术落地
解决当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难题,应从流程优化、技术提升、体制保障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优化流程,将绿色理念融入传统设计。在传统的设计流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就介入,提出绿色建筑的要求和标准,并通过模拟分析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将绿色建筑的要求与设计单位交底。
其次,要提升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向深层次发展。“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方向,将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等技术融合起来,通过云平台对绿色建筑项目予以监管,并通过APP终端将项目的运行情况实时分享给业主,由业主对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监督。
最后,要建立绿色建筑发展保障体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设计标识主要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部分内容,如果能将施工管理环节的要求也加进去,在项目竣工后再去进行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审,就能有效保证前期设计的绿色技术和措施最终落地。
上一篇:
成都发布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
下一篇:
中环杭萧绿色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