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装配式建筑
>
相关报道
突破瓶颈障碍,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9-06 点击:820
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就是要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效率和建筑质量,“升级”就是要结合当今社会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发展提升建筑业现代化程度。
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就是要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效率和建筑质量,“升级”就是要结合当今社会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发展提升建筑业现代化程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地对装配式建筑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大,全国呈现出一片火热的场面,但有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在制约装配式建筑价值的发挥和影响推进的效果,突破这些瓶颈和障碍,才能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主要发展瓶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适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设模式
我国传统的建设模式是设计和施工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阶段,即设计方完成设计后交由施工方按图实施,施工企业不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长期以来,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都按这种模式生产经营,导致设计、施工企业的相互关注度和参与度减弱,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沟通联系严重不足,建设过程分段分块割裂的现状十分明显,而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采用全过程系统化思维理念,设计要充分考虑后端构件生产、施工安装的条件并要为后端工序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设计、施工要一体化才能有效的解决建设全过程的问题,由传统的设计、施工分段割裂的现状,转向工程总承包(EPC)的建设模式,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度保障,是制度创新的关键。
二、提高技术认识,加强技术体系建设
技术是实施装配式建筑的根本,在当前实施中,部分城市和企业对“预制率”“装配率”等指标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简单的认为越高越好,越高越技术先进,致使部分城市的试点项目存在建造成本居高、施工难度加大、综合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选型需要系统、全面、综合考虑,其技术体系要融合土建与装修技术、设计与生产施工技术、预制与现浇技术、建造与运维等技术,集成一套对项目价值最大化的系统技术,同时还需结合区域气候特点、本地产业配套资源等现状做完善,以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为目的。
三、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链均衡发展
近年在产业链培育和引导中,部分地方过于注重对构件生产厂的“高、大、上”定位要求,在产业资金投入上,生产环节固定资产投入占用了绝大多数份额。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截止2014年底,共有200条PC构件生产线投建,部分城市出现PC构件厂集中投产,在市场供需关系不均衡时,构件生产环节提前进入非理性的价格竞争阶段,对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同期在装配式设计技术研究、施工技术研究及与绿建技术、BIM技术融合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因研发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工业化配套机械工具的成果不足,又直接影响建造成本和现场作业环境改善等方面。当前,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尚存大量基础研究有待探索,少数企业为开发专有技术体系在研发投入方面压力巨大,各地应加大公共研发经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化成套技术研究,保护其研发知识产权,对开发领先技术成果的企业和团队给予支持和奖励。
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全监管机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行政和行业监管机制,过去的很多地方城市在行政监管机制创新改革上未能跟上市场发展需求,在构件质量监管、关键受力部件质量监管(钢筋连接套筒等)、构件安装质量验收等环节缺乏行之有效、操作简单且质量保证的办法,导致装配式建筑常在报批报建、工程质量验收等环节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样,装配式建筑土建、装修一体化的设计建造特点在工程实施中也受到验收制度障碍,难以发挥建造速度提升的优势,土建、装修同步实施需要完善工程验收流程和方法,建立适合装配式建筑实施的行政监管制度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落地实施细则
近年来,各地方出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很多,多数城市都涉及装配式建筑给予“容积率”奖励政策,但很多城市政策从出台到企业获得“容积率”奖励的过程十分漫长且流程复杂,涉及具体落地实施的流程不够清晰,涉及部门审批的责权不够清晰,具体办理的时间周期不够清晰,很大程度上对企业主动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推进装配式建筑是城市发展必然趋势,地方支持政策、措施的出台应强化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注重支持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施可操作性。
六、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训评价体系
产业化专业人才不足是现状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制约点。当前,从事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建设管理和运维管理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具体实施操作的产业工人缺口也非常严重,很多试点项目、实际工程的施工工人缺乏系统、全面的技术培训,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精细化意识存在较大差距。要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和建造效率,必须建立全产业链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关键作业环节、关键作业岗位的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应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同时,应启动建筑类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工学校教育向装配式建筑方向倾斜,把培养合格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社会教育方面,鼓励开展装配式专业人才培训,支持有实力和社会责任的企业与院校共建技术教育学院,支持国家产业化基地企业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基地;为快速推动人才队伍壮大、健全,对装配式建筑领域优秀人才提供人才认证,等等;为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装配式建筑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利国利民重要举措,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突破现存的问题和障碍,装配式建筑即将开启一个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春天。
上一篇:
发展装配式建筑 建设宜居型人居空间
下一篇:
发展装配式建筑,迈向工业制造新时代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