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犹如“搭积木”,将房屋需要的地板、墙体、屋顶等拼装在一起再固定,一幢房屋就建成了。这项技术运用在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艾丁湖路(工业大道-苏州路段)综合管廊工程,也开创了全疆首个综合管廊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先河。
8月15日,在该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将一块块从工厂运来的底板进行拼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底板拼装作业,再经过钢筋连接、浇筑混凝土,这样底板施工仅用5天时间就全部完成。
按照这样进度,本标段管廊结构施工只需要15天左右就可以完成,比传统施工节省25天。
艾丁湖路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实验段现场总指挥李新国介绍,传统施工至少需60名工人来完成,而通过装配式建筑,工厂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现场只需10名左右工人安装即可。
经开区(头屯河区)建设局(交通局、人防办)工作人员康彬介绍,装配式建筑属于绿色建筑的代表,在艾丁湖路做实验段,也是全疆首个综合管廊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项目。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据了解,今年,乌鲁木齐将建设十余条市级地下综合管廊,艾丁湖路(工业大道-苏州路段)综合管廊是今年市级重点道路交通工程之一,包含区域给水管道、绿化给水管道、供热管道、通信线缆、电力电缆、燃气管道6种管线,建成后可与周边综合管廊形成系统,便于发挥综合管廊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