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园概况
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以下简称“产业园”)位于崇明区横沙岛以东的滩涂区域,规划区域总面积106.14平方公里。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对标国际一流、着眼长远发展,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品质推进产业园建设,制定《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发展战略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编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园区作为超大城市优质绿色农副产品核心保供基地的定位要求,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工作站位、服务战略大局。二是坚持“两个面向”、把握发展趋势。三是突出综合功能、体现多元价值。四是立足长远发展、保障多元需求。
二、主要内容
(一)功能定位
一是高品质农产品供给高地。将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作为主责主业,打造上海优质绿色农副食品的核心供应基地。
二是前沿农业科技示范高地。大力推进智慧农业、装备农业、循环农业等核心技术的整合集成,成为高科技农业的领军者和集中展示高地。
三是和谐发展生态价值高地。推进种养循环农业体系、绿色能源交通体系等应用实践,推动发展和保护相统一。
四是宜农宜游宜学品质体验高地。依托长江河口海岸独特地貌、万亩农田自然生态景观和未来高科技设施装备农业,彰显现代农业农村美学价值。
五是制度创新合作开放高地。营造一流农业投资营商环境,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推广的政策、可复制的模式和可借鉴的经验。
(二)发展目标
总目标,打造成为世界级现代都市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新标杆。
到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启动,土地整治及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基础保障产业、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启动实施,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构架和运行体系初步成型。
到2035年,现代农业园区总体框架全面建成,生产水平国际领先,设施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绿色特征鲜明,农业科技资源有效集聚,农业改革创新功能基本实现,承载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功能,园区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三)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原点、两轴线、三组团、十方田”的空间结构。
“一原点”,锚定产业园核心区位置,打造园区综合性管理服务中心、现代农业科创研发和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功能核心。
“两轴线”,东西形成23公里综合发展轴,集中呈现展示未来科技农业生产场景。南北向形成4公里的综合服务带,承载高端农业产业服务功能。
“三组团”,打造中部科技引领组团、西侧规模生产组团和东侧生态农场组团。
“十方田”,由主要道路分隔形成10片万亩智慧良田,实施远程控制、实时监测、智能反馈和精准作业。
(四)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基础保障产业。以水稻、水产、畜类等产业为重点。
二是积极发展横沙特色产业。发展蔬果、特色花卉和食用菌产业。
三是联动发展延链增效产业。拓展农产品现代加工、市场流通等,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
四是稳步发展融合创新产业。聚焦农业科技领域,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集成服务等产业。
(五)政策措施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府支持和统筹协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开展先行先试。构建新型产业园建设标准。三是完善支持政策。加大用地、资金和人才支持力度。四是推进开放合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包容合作的外部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