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解析习主席提出的“新常态”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08-15  点击:3873
日前《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位置刊登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在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意义。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

       日前《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位置刊登“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在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意义。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如何理解“新常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将决定未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对经济形势产生影响。大致讲,新常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还能保持长期发展,因此必须有信心;二是,进入矛盾爆发期,也就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这就需战略上保持定力和平常心态,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必须有耐心;其三,中国将进入改革攻坚期,必须通过改革化解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推动中国经济更高效增长,这需要决心。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已形成了巨大的体制惯性及思维定式,刹车和转轨遇到认识上的和利益上的阻力会很大;另一方面,降速本身确实会带来许多挑战,甚至风险,各级政府会本能地规避眼前困难和风险,产生路径依赖的“懒政”思维。让整个行政体系认识“新常态”,扭转过去的发展模式、思维和利益导向,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保持稳定与改革齐头并进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高速发展了30多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我们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但是,无论创造怎样的奇迹,最终经济都会随着成本逐步增长及效率逐步降低而减速,在近现代史上,后发国家多会面临一个转型的瓶颈,即在持续的高速增长后,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同时又积累了很多矛盾,必然会进入一个增速换挡与结构性改革时,比如日本经历几十年发展后,就因经济泡沫破裂而陷入停滞。

       目前中国的整体杠杆率仍然安全,尽管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与技术过时等困难,但新经济也在层出不穷的出现。目前中国还有余力通过刺激保持高速增长,但必须在还有转型空间前逐步降速,进入一个防风险的软着陆阶段及促转型的改革时期,否则,一味刺激经济增长并拖延改革,就会陷入“转型陷阱”。

       “新常态”就是要有信心、耐心和决心,这需要整个政府部门、市场认识和适应这种“新常态”,它与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和行为截然不同,让我们告别高歌猛进的时代,进入一个更加考验耐心与智慧的新时期,既不能被困难吓倒而丧失信心,甚至丢掉改革的勇气,也要警惕各种风险,做到未雨绸缪。过去的改革历史表明,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躲过种种危机,而现在唯一担忧的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可能会破坏这个进程。
上一篇:政策和企业双向解读我国光伏产业困境
下一篇:刘晓冰谈国家激励政策对光热发电产业的影响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