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及其模式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4-07-11 点击:1683
作为资本市场上近几年来的热点,以及新兴产业中的焦点,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火了好几年,也催生了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一路上升。但是从研究和实践中,业内人士对智慧城市范畴、项目和模式理解多有不同,例如从工程的角度会看到智慧园区和智慧交通的建设,从IT的角度会看到云
作为资本市场上近几年来的热点,以及新兴产业中的焦点,“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火了好几年,也催生了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一路上升。但是从研究和实践中,业内人士对智慧城市范畴、项目和模式理解多有不同,例如从工程的角度会看到智慧园区和智慧交通的建设,从IT的角度会看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从安防的角度会看到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等系统的迭代更新,这其实跟智慧城市概念之泛,建设的需求之大,产业辐射之广息息相关。本人在长期的实践及研究的基础上,将智慧城市的主要概念、相关建设需求、由需求形成的产业及其竞争格局,以及竞争者所需核心资源能力、可供选择的商业模式进行全面的讨论。此文为基础篇,主要讨论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政策和各地政府建设的模式。
一、如何理解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
理解智慧城市,主要需厘清三个概念,即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
从定义上讲,智慧城市被定义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智能协同为城市运行的基本方式,以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益为基本目标,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为人类创造美好城市生活为根本目的的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形态”。而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形态,将ICT技术和相关产业升级融入城市建设活动中,是为智慧城市建设。但即便如此定义,这个概念仍相对宽泛,包罗万象,而这也正是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更深入理解智慧城市:
1.本质上仍是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本质上仍然是城市建设,因此包括了城市建设的许多方面,如政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建设、产业建设等。
2.引入了新理念、新技术
:智慧城市在传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引入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3.无边界、无时间节点
:从长远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无边界、无时间节点,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4.仍服从于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智慧城市的建设本质上仍然要服从于城市建设的目的,因此发展情况、建设成效受到目前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法律政策、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等框架性因素的影响,也与当地政府的执政理念息息相关。
总之,从通常上讲,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包括社会管理科学、民生服务高质、企业生产高效、环境绿色友好、人民生活幸福,但同时,也要满足地方政府政绩建设要求、产业结构提升要求、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要求。
智慧城市产业: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带动一系列相关的产业供给,一是基础网络通信设施、数据中心、基础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二是各行业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物流等行业领域的建设,三是政府对智慧园区开发建设的需求,由这些需求所产生的产品、系统,由此叠加而成的产业,构成了智慧城市产业的基本形态。正因为智慧城市的概念很大,所以从产业边界的角度来界定,智慧城市的产业边界是模糊的,其包括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创新与迭代,不断的发生变化。
从实际的建设特点来看,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地方保护、对政府依赖程度高、以工程建设为主、技术密集型四个特征。
1.地方保护
: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产业园等方式,扶持本地企业,或在本地发展产业的企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2.对政府依赖程度高
:智慧城市旨在提升城市功能,多数模块与政府关系密切,政府作为客户占较高的市场份额。
3.以工程建设为主
:智慧城市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信息系统工程项目为单元进行建设,集中体现为解决方案实施。以解决方案为核心,带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产业发展,当前我国智慧城市仍处在建设期,智慧城市运营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4.技术密集型产业
:智慧城市是对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充分利用,技术能力是智慧城市产业核心能力。
二、产业的主要政策及建设阶段
由于智慧城市产业主要的需求主体来自地方政策,因此受政策的影响颇大,而政策的发展阶段也较大的影响着产业的发展阶段。
1.产业主要政策
目前从政策上来看,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产业,以住建部、工信部为首的相关部门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支持政策,将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建设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内容。
相关的政策推动了住建部、科技部开展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形成一批试点城市,同时也带动了非试点城市的建设热情。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目前100%以上的副省级城市、89%以上的地级市明确正在或即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主要的建设情况如下:
住建部试点:国家住建部于2013年1月和8月分别出台确定了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单位,第一批为90个,第二批为103个。
科技部试点:2013年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确定在南京等20座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
副省级城市:100%副省级以上城市确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地级城市:241个地级市(占比89%以上),51个县级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在2013政府工作报告或地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达到52个。
2.产业的建设阶段
经过前几年的准备与催化,以及住建部试点单位的建设要求,多数大中城市及试点单位已完成顶层设计,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期,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于2014年起将进一步喷发。
2011-2014:前期筹划及顶层设计期
– 多数副省级城市已完成顶层规划,并同步完成或开展智慧专项建设;
– 多数大城市已经启动顶层规划,并开始进入专项建设;
– 中小城市处于筹备或开展规划阶段;
– 试点单位完成顶层设计及开展初步建设。
2014-2020: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期
– 特大和大城市城市进入智慧应用的专项深化建设;
– 中小城市开展顶层设计及进入专项建设中;
– 试点单位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期。
三、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在各地政府实际开展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利益诉求、财力物力、外部资源等要素的影响,使得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心不同,从目前各地的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五种模式:
1.模式一:传统城市升级
该模式通过顶层规划,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渐实施各项应用项目,即“中心+平台+应用”模式,使城市变得更加智慧。运用该模式的地方政府以改善公共设施、民生设施为目标,逐项推动各个模块的建设。尤其是在老城区,大规模改造难度较高,政府更倾向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应用升级。该部分主要是由政府以及相应的公共事业单位作为资金投入建设的主体。相关案例:舞钢市。舞钢市在完成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基础上,确立“智慧舞钢”“138”建设工程。
2.模式二:特色名片建设
该模式聚焦于所在区域的名片产业,进行相应平台及应用的智慧化建设,即“特色产业升级+相关应用建设”模式,以期通过新技术的力量,进一步升级特色产业,凸显城市的品牌。地方政府运用该模式,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和各项技术的应用,对当地城市建设和经济进行升级。升级的重点首先落在当地特色产业建设上,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特色产业的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特色品牌。相关案例包括智慧嘉泽、智慧镇江。
3.模式三:产业升级模式
该模式主要聚焦在产业园区的升级上,即对原有园区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进行智慧升级,并引入智慧产业项目,开展新的园中园建设,推动整体产业的升级,即“智慧建设+智慧园中园+智慧产业”。 由于智慧园区是目前进行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各地在产业升级中,主要集中在园区的升级上。即引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技术,开展园区硬件和管理的建设,同时引入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建设园区内部的高新技术子园区,进而实现产业的升级。典型的案例有青岛软件园、北京未来科技城等。
4.模式四:新区造城模式
该模式是指政府通过规划新的区域,与企业合作开发,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打造具备宜居宜业宜商功能的新区,引入智慧产业项目,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即“土地开发+新区智慧建设+招商引资+智慧项目”。
该模式本质上是引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技术进行新的造城,同时也包括智慧产业集聚的构建。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会引入智慧城市企业或地产商进行合作开发,包括园区规划、土地规整、园区开发、智慧设施建设、智慧管理、部分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等工作,不同企业在上述链条中,根据自身定位寻找链条中恰当的环节进行合作。
5.模式五:综合升级模式
该模式是指政府对所辖区域进行规划,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升级、运营管理升级,也包括下辖园区的升级改造或新园区的建设发展,是前述四种模式的变化组合,即“城市升级+智慧产业发展”。
前四种模式相对聚焦,本模式是综合的模式,对于一些资金比较充裕的大城市,将开展综合性的建设,建设的内容一方面是城市整体的基础设施、民生设施、运营管理的升级,另一方面也开展园区的建设,或者是新建,或者是对传统的园区进行结构的升级,同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相关的大项目,实现产业的调整。
以上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概念和城市主要的建设模式。从建设需求的角度看,每项建设内容,例如顶层设计、数据中心、公共信息平台、智慧交通、物流、安防等项目,都能形成一个细分市场,而且部分细分市场的规模较大。围绕着这些市场形成相应的行业,其竞争态势和模式千差万别,共同构建成智慧城市产业的生态规模,是为下一篇讨论的内容。
上一篇:
解析亚洲三大首都经济圈之政策
下一篇:
贵州省市政协领导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