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吉安市青原区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5-09  点击:181
吉安市青原区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文化惠民、产业融合、文旅联动三大举措,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浪潮中,吉安市青原区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文化惠民、产业融合、文旅联动三大举措,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吉安市青原区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化惠民:构筑群众精神家园

青原区将完善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文化惠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目前,已建成 “村村通” 应急广播 568 套,这些广播不仅能及时传递政策资讯、灾害预警,还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 “有声窗口”。与此同时,全区实现镇级图书、文化分馆和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精心构建起 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值夏镇的农家书屋定期举办 “书香润童心” 亲子阅读活动,深受村民欢迎。


在丰富文化活动方面,青原区积极开展 “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 活动,精心打造 “四季村晚” 品牌。渼陂古村景区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彩的民俗表演,成功成为 “全国春节村晚” 示范展示点。每逢村晚举办,村民们纷纷登台献艺,表演舞龙舞狮、采茶戏等传统节目,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了群众的文化自信与自觉,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产业融合: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青原区紧紧抓住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全力推进 “井冈山”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严格的审核机制,授权 24 家经营主体、45 家企业加入绿色农产品促进会,借助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达 7.8 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 2.6 亿元。其中,富滩镇的井冈蜜柚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 “金果子”。


在文化与教育、旅游的融合上,青原区培育了 8 家市级以上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深度挖掘庐陵文化内涵,推出庐陵文化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等 6 条精品线路,年均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例如,东固革命根据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体验,让游客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


文旅联动:激活乡村旅游经济

青原区以特色节庆为纽带,将分散的乡村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每年举办的东固 “晒冬会”,村民们将丰收的农作物摆出来晾晒,展示乡村丰收的喜悦,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二月二” 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更是热闹非凡,重现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提升游客的出行便利性,青原区率先开通青原旅游直通车,实现景区与城区的无缝对接。同时,大力培育住宿餐饮企业,目前已发展 230 余家,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特色鲜明的旅游接待体系。在文陂镇,特色民宿 “渼陂人家” 凭借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贴心的服务,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有效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吉安市青原区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探索,让乡村既有 “面子” 又有 “里子”,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文化软实力,还增强了乡村的经济硬实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 “青原经验” 。



上一篇:河北高新区开展循环化工园区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下一篇:武汉市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获省政府批复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