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三亚打造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推动渔业转型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1-23  点击:677
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建设正酣。目前产业园已初步完成引种隔离区、立体式种鱼车间、工厂化育苗车间等硬件施工。

  11月21日中午,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建设正酣。目前产业园已初步完成引种隔离区、立体式种鱼车间、工厂化育苗车间等硬件施工。


  “聚集水产苗种产业创新要素,产业园计划明年投用,着力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基地、智慧南繁示范基地、水产南繁生产基地和深远海养殖苗种供应基地。”项目建设方、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透露,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培育鱼苗25亿尾,贝苗20亿粒,可直接提供100个以上就业岗位,全产业链有望达到5亿元以上产值。


  走进产业园引种隔离区,四排共24个大型隔离引种池映入眼帘,依托自贸港优惠政策,这些可以实现自循环的养殖池将成为水产苗种的“家”。循梯至二楼,即将改造完成的隔离区,将进一步满足多样的引种隔离需求,配套建设的养殖水处理设备等设施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我们携手崖州区,发挥科技城科研高地优势,期待可以打造成全国热带水产种苗产业聚集地。目前已备好百余条条纹斑竹鲨,将携手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共同做好药物研发等相关工作,并逐步探索开展水产南繁CRO业务。”赵磊透露。


  手握种苗资源,发展南海渔场的增殖放流、生态修复以及深海网箱养殖等“深蓝经济”心中不慌。在三亚崖州湾海域,随波浮动的一个个色彩艳丽的深海网箱成为一道新风景。


  借助南海自然资源和区位资源优势,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结合科研优势,积极探索渔业转型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通过成立专业公司,引进先进深海养殖设备和专业人才,在崖州湾海域陆续布局30多个大型深海网箱,计划养殖金鲳鱼等经济鱼类和多种名贵鱼类。


  “我们着眼于全自动化深海养殖,目前已投放两个深海网箱,既有每箱可养殖100吨鱼的网箱,也有可养殖200吨的大型网箱,今年底有望出产200万斤海鱼。”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泽民说。


  崖州湾畔的三亚中心渔港也联动起来。港池内的水产品深加工车间加速改造,剥虾机、鱼类分割机、快速冷冻机等自动化设备正在陆续加装、调试,保鲜实验室等配套科研也应运而生。


  这些加快布局的软硬件设施,既为我省掘金“深蓝经济”第一产业赋能,也为发展渔业经济第二产业提供条件。下一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将结合捕捞和养殖的渔业资源,对低价值或加工后废弃渔获物进行二次加工,探索开发鱼粉、鱼油、饲料、酶解鱼溶浆等产品,减少低值渔获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升海洋资源价值。


  港池的岸滩边,黄色大型浮台点缀其中。六个小型网箱组成的浮台,将配套卫生间、休息平台等设施,正被加紧组装。


  “11月底浮台就可以安置到预定区域,我们计划借此发展网箱养殖集群旅游、高端休闲游钓等,打造渔业新业态。利用体验式及科普性等方式刺激市场需求,丰富目标群体的旅游体验,不断提升港区人流量,解决渔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提供更多就业方式,改善渔业从业人员就业环境和提高收入。”赵磊说。



上一篇:山东:强化园区规范与合作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篇:中日(常州)智能制造产业园揭牌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