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是指某一产业聚集区或企业办公集中区,有较好的办公环境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其中一部分产业园是通过改扩建的形式产生的,而改扩建涉及整体布局、功能重新分配、新老建筑形式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产业园改扩建须遵守哪些原则?
历史的发展给人类留下了许多璀璨的建筑遗产,今天,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问题相辅相成的两面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因此,改扩建也形成了一套标准的评价系统和设计准则。
1. 协调共生原则
和谐共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普遍存在的观念,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在建筑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都极为重视与自然的协调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和谐。产业园区是群体建筑,整体性必不可少,将建筑、环境、交通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改扩建中还需要考虑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整个建筑群达到和谐;为满足生产和办公的需求,产业园区一般都是多个功能的综合体,各个功能分区要有相对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这与园区的整体性并不冲突。改扩建中,流线的连贯性非常重要,新旧流线可以进行适当的重置,从而避免流线的交叉。
2. 多样复合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产业园改扩建逐渐向功能多样性、空间复合性、空间开放性的方向靠拢。功能多样性是指园区内所包含的内容正逐渐变多,原本的产业园大多只是一个产业的聚集区或者综合办公区,但是现代的产业园加入了文娱、公共服务等功能后,增强了产业园区的社会参与感,逐渐实现产城融合。空间复合性主要体现在产业园区的办公空间和公共空间上,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在建筑内外设置共享空间,可以用作休息、娱乐和交流,将办公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产业园区的空间开放性主要是指对社会的开放程度,在改扩建的时候,打破原来封闭的格局,在园区内制造较多的公共活动区域,并在管理上增加便捷出入口,进一步增加空间的自由度可开放度,让产业园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3. 持续发展原则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当今普遍以1987年时任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 。首先,产业园的改扩建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其次,在改扩建设计中,尽可能满足生态性、地域性和拓展性的原则。生态性总是与绿色技术相关,随着技术的成熟,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改扩建形成的产业园,都基本达到了生态友好型建筑的标准;地域性原则主要是指满足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对应不同环境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拓展性主要是指对未来的考虑,通过预留用地和建筑内部空间,提高建筑的可适应性。(作者:马宏瑞,徐安利,林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