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已编制完成,正在对规划成果进行公示。
2020年底,“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即为原规划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核心区,位于西红门,瀛海,青云店,黄村四镇交界处,京台高速两侧。
示范区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中日创新服务中心,打造产业引入、创新培育的“三厅三中心”,包括城市会客厅、企业服务大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大厅、前沿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半导体功能芯片研究中心、先进电池及材料国际创新中心。
据悉,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该示范区定位为双向交流合作新载体、创新发展合作新典范、高端产业发展新集群、首都改革开放新高地。聚焦“医药健康”、“先进智造”、“数字经济”三大创新产业集群方向。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示范区成立了首期20亿元的中日创新产业发展基金,组建3亿元投早、投小的创新基金及9000万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现市场化基金“零”的突破,为国际创新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支撑。
目前示范区已累计引入重点项目35个。其中外资项目6个,包括日本知名锂电池研发生产企业萨特鲁环保科技公司、国际母婴零售领军企业乐友的中国总部悦兮商业公司、日本知名科技服务公司安美兴业、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百易图等。
该示范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创新合作为主题的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突破了国内其它地方中日产业园聚焦单一产业发展局限,支持北京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二是突出先行先试,支持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在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全市“两区建设”和“五新政策”重要载体之一,成为国际合作园区发展典范。
三是国家多部委共同支持,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多部委联合会商,将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
功能定位: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
功能分区:依据总体发展定位和目标,结合现状功能条件,合理确定主导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商业商务主导区、居住主导区、制造生产主导区、研发生产主导区、村庄建设区、绿地水域主导区、战略留白区和一般生态区。
产业方向:建设高端产业发展集群,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培育发展先进智造产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并高质量发展专业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