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康养 + 模式下的健康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4-21  点击:4607
康养模式下的产业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要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此作为背景,提出了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彰显自然色彩,体现亲和力,在此基础之上,梳理了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从前期的调查到最终的策划活动,都是以人的需求作为导向进行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正不断地改变各行各业。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城市人群出现亚健康问题,人们开始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健康产业园作为高端的康养综合体,现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在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健康产品能有效提升景观的体验。而且好的景观不仅可改善康养环境,还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有利于提升产业园内的康养效果。主要以健康和康养作为核心出发点,探究了健康产业园景观规划与设计。良好的康养景观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同时也能填补人们的精神感受,主要借助案例研究法,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健康及康养两方面内容,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追求健康的本质一样,表达的都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是康养的最终目标,康养模式下的产业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要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此作为背景,提出了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彰显自然色彩,体现亲和力,在此基础之上,梳理了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从前期的调查到最终的策划活动,都是以人的需求作为导向进行的。

健康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与养生在理论上联系非常密切,中国的古典园林一直都秉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化的花园疗养及景观康复使用的就是园林的修身养性理论。这也说明了只要能完成更好的景观建设,就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现代化的养生园是养生地产的优化及升级,既提供养生服务,也提供旅游服务,能为人们追求健康,建设一个更加综合性的园林景观。在健康视角下,把养生与景观有机融合,能有效地改善居民的健康情况,满足人们在目前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还能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健康跟文化既是现代化的养生园林的设计理念,又是景观与养生结合的具体实现途径,更是现代养生的最终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对精神文化及身体健康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传统的旅游度假区已无法满足现在人们对健康养生游的需求,在全面追求健康的背景下,将现代园林规划成为适合养生的园林,可以有效解决现代社会的难题,满足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健康产业园景区规划需要集休闲、观光、保健、旅游及居住为一体,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景观园林,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建立一个更加综合型的健康养生基地,一方面可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适合旅游的空间,另一方面,健康养生远景的规划与设计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文化。主要探讨景观生态学及文化传承和环境等几个因素,通过研究养生产业园景观,有效分析现在养生园的特征。总结现代化的健康景观园区的设计应遵循的社会规则,以期能对现代养生园相关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课题研究背景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人们对周围的居住环境及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许多人开始选择旅游、度假等融入自然,调节自身的压力,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健康养生的不断兴起,使养生地产等新型的产业开始不断发展,与养生相关的现代化的生活模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一个重点内容,养生园应运而生。养生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着对养生的见解。可以说,中国人对健康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将养生文化和健康文化作为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内容,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景观园林可有效促进健康养生,景观与养生在理论上联系非常密切,中国的古典园林一直都秉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化的花园疗养及景观康复使用的就是园林的修身养性理论。这也说明了只要能完成更好的景观建设,就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现代化的养生园是养生地产的优化及升级,既提供养生服务,也提供旅游服务,能为人们追求健康,建设一个更加综合性的园林景观。在健康视角下,把养生与景观有机融合,能有效地改善居民的健康情况,满足人们在目前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还能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健康跟文化既是现代化的养生园林的设计理念,又是景观与养生结合的具体实现途径,更是现代养生的最终目标。

  2、研究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发达国家在 40 年以前就开始对康复景观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且推动了康复景观的发展,康复景观在我国的传播也有 20 多年,但我国康复景观的发展较慢,通过相关的调查可发现,在研究时,可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案例进行景观设计,将其融入森林康养基地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 实践意义
  在森林康养基地设计中,使用相关的康复景观理论,让森林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也能结合康复活动调节人的心理健康,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为城市人群提供更好的康养场所,同时,丰富森林康养基地活动的类型,把康复景观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中,不要仅局限在特定的环境中。

  2.3 社会意义
  2.3.1 满足人们的养生需求。
      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也带给了人们许多的生活压力,许多人在生活中一直都存在着焦虑等不良情绪,存在着心理及生理许多方面的失衡。大多数人在生活过程中都表现出亚健康的状态。正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休闲及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日常的绿地及风景区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养生需求,人们开始抱有更高的期待,因此,把养生理念跟环境景观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公众的养生旅游体验。

  2.3.2 促进养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养生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自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国的养生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发展。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一直到 21 世纪,养生服务一直都在蓬勃发展,成为了朝阳产业。现如今,我国的养生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因此,养生文化正在形成,这对综合性的养生园景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提供了更多的景观规划设计参考依据。

  2.3.3 产业融合。
    “康养 +”模式下的健康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融合了多个高端产业,属于高端产业综合体,其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缓解现当代的生态环境及健康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3、现代化的健康养生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1 以健康疗养作为规划基础
  健康及恢复是整个健康养生园的景区规划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功能,现代化的养生园设计应以健康疗养作为最为基础原则。运用更加健康的理念设计景观,将养生保健设计贯穿在整个景观设计过程中,营造养生的外部空间,如在植物设计过程中,应选择既美观又有保健功效的植物。在园林规划时,应选择更加自然,更加具有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在环境承载范围内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及养生的空间。同时,还应坚持使用当地建材,减少化工材料的使用,选择景观树种的时,也应尽量选择本地树种,搭配多种植物,有效提升园区内的生态多样性。

  3.2 遵循以人为本
  养生是以人作为主体,养生产品及养生文化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在现代化的健康园区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园区内的设计应以服务不同人群作为出发点。因为人具有个体差异,所以应设置更加适宜的养生环境。在不同的养生人群中要有不同的设计,比如老年人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更需要无障碍设计等,营造更加适合老年人的景观,在园区的景观空间设计上也要依据不同游客的心理需求合理布置。

  3.3 合理地选址与布局
  在选址与布局时,应合理利用景区周边的自然资源,在现代化的养生园选址时,应保证景区周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好能营造山环水抱的格局。例如在徽州的传统古村落在选址时,大多遵循着山环水抱的原则,依据自然山水可形成更好的园区景观。

  3.4 生态疗养策略
  依据景观园林的设计相关理论,优质的自然环境更加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化的养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结合水体、地形、地貌、植被等多种景观元素,构建更加适合康养的生活环境。地形既能塑造景观又具有艺术性,有效搭配地形与植物,可使人工营造的空间更贴近自然,增强人们的生态体验。由于植物具有隔音的效果,也可使用地形搭配植物,减少园内的噪声,形成更加天然的隔声屏障。

  4、结语
  康养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健康疗养的基础,在设计时,应以人为本,融入传统的文化及地域文化,彰显地区特色,在设计前,首先应定位形象,合理选择环境,营造山环水抱的园林环境,整合利用园区的各种景观资源,在设计时也要把握好空间尺度,营造更加适合健康的空间环境。(作者:中外建杨梅)

上一篇:航天智慧园区的建设规划设计重点方向、顶层规划及优化改善可行性建议
下一篇:四川省简阳南冲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方案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