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房车露营地建设的基本方向
针对我国目前房车露营地建设的状况,应该从增加设计创意、兼顾国内自驾出游现状、注重内容内涵、注重客户体验、加强管理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几个方面来出发。
1)增加设计创意
国内目前已经建成、在建的很多营地,从拿到用地指标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再到正式举行开营仪式,最快的有三四个月就能完成的。这些营地前期的规划设计过于追求速度和效率,而忽视了质量和创意。露营,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慢”下来的休闲活动,所以营地的规划设计必须“慢”下来,必须有创意,充分考虑当地客源与消费习惯,这样才能与“露营”的内涵相匹配。
一个能称得上“优质”的自驾车房车营地,在做营位设计的时候,必须周密思考,把房车营位区、自驾车营位区、团体型帐篷营位区、公共服务区、娱乐活动区等等区域功能设置清楚,各类营位的数量、面积、出入口、间隔、附属设施也要充分考虑到。

在做道路设计的时候,还要充分参考自行式、拖挂式房车各车型的长、宽、高等参数,以及对转向、倒车、泊位的不同驾驶要求,将车行道、人行道、慢步道等区别开来。
营地建设前期,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去做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认真、仔细的选址,再结合营地的类型开展主题鲜明、个性化、多样化、有针对性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项目和丰富的服务内容:如亲子拓展、儿童浅水活动乐园、森林空中穿越、定向越野、青少年户外活动知识培训、野外生存基本训练、各类赛事活动、老年人康养、户外音乐节等等,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案,从而为营地带来丰富的客源,保障投资回报的效益。
营地建设最重要的是考虑自驾车、房车停下来之后,来的这些人能玩些什么、怎么样能让他们玩的更开心;不光开心了,还要留下来用餐和住宿;不光这次来了,还得让他们觉得一次不尽兴,有项目没玩完,下次还得来。所以,这些经营性活动项目和服务设施,才真正代表着营地的品质和经营理念。营地不能只靠停车费去赚钱,更多的是要靠服务内容。很多营地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极为简陋,只配备了简单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小超市,而没有公共卫生间、公共淋浴间、公共厨房、洗衣房等等,这都是前期规划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所以,营地的规划设计方案、活动创意内容决定着经营的成败。必须“慢”下来、必须有情怀的对待这件事。
2)兼顾国内自驾出游现状
国内通常会把“房车露营”、“房车营地”挂在嘴边,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一点其实是误导了国民、消费者对这一行业的理解的。最近国务院、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在最近发布的各类《意见》中,基本上统一了“自驾车房车营地”这一用词,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房车和房车露营地在我国算是新生事物,是舶来品。美国房车保有量约990万,拥有营地1.9万个左右。而我国的房车保有量不超过2.5万,经常出游的房车不超过3000辆,营地仅有300-400个。
反观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截止到2014年底是1.05亿辆,北上广深每百个家庭的保有量接近60台,杭州、成都等接近40台。所以笔者认为,私家车的这一部分市场和客户,才真正是营地投资方必须要抓住的市场和客户。所谓自驾车房车营地,先要做好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车出游者的服务,其次兼顾到部分房车出游者的服务;培养大家从认知到熟悉房车,再开展房车试驾训练、房车自驾出游等体验型活动,逐步积累目标消费客户,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和引导这个市场。
3)注重内容内涵
目前国内很多“房车露营地”,其实是打着“房车”、“露营”的时髦概念欺骗消费者的伪营地。如云南某营地,房车都开不进去居然也叫“房车露营地”;有一些连最基本的房车专用水电桩都不配备,简单的划一片停车区域,盖几个小木屋,也叫“房车露营地”。而大家可以见到的很多营地,虽然也购置了一些拖挂式房车,却是把房车连接到地下排污、集中供暖设施上,再用栅栏将房车围起来,这样就使得房车无法移动,形成了“房车营位”。这些“营地”实际是“房车主题特色酒店”,支撑其运营的并不是房车自驾入营的泊位等消费,而是消费者入住其被固定的拖挂式房车的住宿消费。当然,这是在当前我国房车保有量极低、不会有太多房车车主入营停车、消费的情况下,营地投资者迫于经营压力、土地审批手续等的限制,颇为无奈的一种选择。实际上,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营地发展模式,从业者们也是蛮拼的,耗费巨资购买各类型房车让消费者居住、拖挂、试驾,慢慢通过“房车酒店”的这种过渡模式,培育和引导房车消费市场,让消费者得到体验。当然,除了这一部分“房车酒店”式的营位设计外,营地投资者应该设计配备一定比率、服务于私家车和自驾房车入营停泊的营位,这样才能兼顾到市场的需求。
4)注重客户体验
部分营地是以完成“指标”、“任务”式的心态,围绕政府的喜好和满意度去建设的。追求投资规模和高档大气,却忽视了露营旅游者的体验。营位、道路设计不合理,娱乐休闲活动项目、专为儿童和老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高峰期游客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服务人员专业培训的缺乏等等,都会给客户带来不好的体验。资深房车旅游专家贺伟老师有句话我非常赞同,露营旅游者的体验才是决定一个营地成败的唯一标准。
5)加强管理服务
很多营地都偏重于本身的硬件设施,如道路、景观、接待设施等的建设,却没有一整套规范的运营管理措施和标准化服务流程。营地首先是旅游服务设施,既然要对旅游者提供服务,就要在管理和服务上做到科学、细致、热情。在美国,多数营地对车型没有严格限制,对儿童、残疾人特别关注,建设专区;很多营地还为游客提供友善的宠物托管服务,形成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系统。比如对服务人员的管理,为什么入住五星级酒店大家都觉得舒服,那是因为工作人员是经过各种严格培训的。我们国家这个行业才刚刚兴起,从规划设计到服务管理都缺乏专业的人才,大家都在摸索和研究。所以也建议各大开展有旅游类专业的院校,抓住这一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设立营地规划设计、营地服务管理等专业,尽快培养起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6)承担社会责任
部分营地在建设的时候,会大面积硬化路面,迫于经营和收回成本的压力,甚至会违规建设酒店、固定结构木屋等,这些行为对土地的破坏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还有营地基本不设置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设施,甚至营地内也没有醒目的提示引导和规范游客,不能随意扔垃圾,不能践踏草坪等。人跟大自然,应该实现和谐共生。在投资建设一个营地的时候,企业同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少的破坏和污染环境、植被、生态等。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营地才是可以持续的。
二、建设“中国式”房车露营地
房车露营地作为房车的一个衍生物,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种纯粹的舶来品。面对房车露营地未来在中国巨大的建设量,每个营地在建造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外来之物如何与东方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习惯相适应。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发源于西方的房车露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可能与欧美房车露营有着不同的消费方式、产业链和建造运营方法,房车营地要真正做到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观念,让老百姓接受并享受,做有中国特色的房车旅游产业,而不是从欧美成熟的房车露营地一味地照搬照抄。表3.15从东西方不同的居住理念、房车消费水平、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欧美和中国的房车露营地的不同。
要做到真正“中国式”的营地建设,其核心在于营地内的人性化设计,景观的营造和娱乐的种类就能很好地体现东方特色;再结合中国多元的人文风貌,营造出不同风韵的房车露营地景色。比如露营地内的园区规划可以参考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方法,运用借景、对景、漏景等手法,将园区打造成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富有诗意的中式营区;再进一步还可以打造宏伟的皇家园林和秀丽的江南私家园林等不同风格的营地风貌。这样既有了明显的主题性,又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感,也让露营地更像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园。

表3.15 欧美和中国营地对比
要做到真正“中国式”的营地建设,其核心在于营地内的人性化设计,景观的营造和娱乐的种类就能很好地体现东方特色;再结合中国多元的人文风貌,营造出不同风韵的房车露营地景色。
比如露营地内的园区规划可以参考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方法,运用借景、对景、漏景等手法,将园区打造成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富有诗意的中式营区;再进一步还可以打造宏伟的皇家园林和秀丽的江南私家园林等不同风格的营地风貌。这样既有了明显的主题性,又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感,也让露营地更像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园。
再比如露营地内的活动也不必完全照搬照抄西方营地的冲浪、摩托车、山地自行车、游泳池等激烈的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当作一个特色点缀,大量的娱乐活动应该充分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娱乐取向。同样是一条静谧的林间小路,西方人喜欢端起咖啡在长椅上静坐,体验四周的安详;中国人则喜欢三两结伴,聊天颂诗,或者切磋棋艺。所以营地内要想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不能一味地最求新鲜事物,要在有亮点的情况下回归人们享受和体验的本源,提供最恰当的活动和娱乐措施。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建设风貌和风土人情。房车露营地的建设必须要充分尊重并且体现这一点,这样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露营地出现,为游客提供了多种视野和体验,也更好地融入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中。比如,在海南建设具有热带风情的海岸房车露营地,在东北建设冰雪氛围的房车露营地,在中原建设体现中华千年历史风貌的房车露营地、在西南建设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林间露营地,在西北地区建设大漠风情的侠客房车露营地,在新疆建设异域风情和美食文化的房车露营地,在西藏建设朝圣和净化心灵型的房车露营地等。(作者:王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