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东坑是东莞最新进入“全国文明镇”榜单的两个镇之一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1-03  点击:995
东坑是东莞最新进入“全国文明镇”榜单的两个镇之一。放眼这个面积仅有23.8平方公里的工业小镇,功能区划明确,通讯电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农业园呈连片之势,滩美湖如明珠般镶嵌其中,整座城镇干净亮丽、整洁有序——精品特色小镇名副其实。

东坑是东莞最新进入“全国文明镇”榜单的两个镇之一

        东坑是东莞最新进入“全国文明镇”榜单的两个镇之一。放眼这个面积仅有23.8平方公里的工业小镇,功能区划明确,通讯电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农业园呈连片之势,滩美湖如明珠般镶嵌其中,整座城镇干净亮丽、整洁有序——精品特色小镇名副其实。
 
        对标广深城市水平,追求广深城市品质,从精细着力,坚持精细管理、品质提升相结合,这是东坑在城市建设上的成功之道,也是该镇荣膺“全国文明镇”的最大“法宝”——精细处体现在“三管三抓三覆盖”的城市管理机制上,精细处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里,精细处体现在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中。
 
        这里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展示窗口。在东坑,你可以感受到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也可以感受到积极向上向善的力量。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在这个窗口的背后,是东坑全体奋战在创文一线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他们用辛勤付出,汇聚成打造文明美丽东坑的磅礴力量,让该镇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细管理:
 
勾勒精品特色小镇新形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东坑的“全国文明镇”之路正是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垃圾清扫中开始的。
 
        顶着烈日,每天到中心区以及背街里巷巡查,检查督导环境卫生,发现问题不仅及时整改,而且还挽起袖子亲自上阵清扫……这是东坑城市综合管理分局副局长卢伟强及其同事们在创文期间的日常。“虽然辛苦,但能够给百姓创造出一个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是值得的。”卢伟强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全市城市环境卫生整治综合考评中,东坑已连续三年排名镇街第一。
 
        该镇为何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据介绍,东坑是目前全市唯一实施“自我运营”模式进行环卫保洁的镇街。“这是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的一种扁平式管理模式。”卢伟强解释说,此举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东坑的“绝招”远不止如此。该镇立足精细管理,建立了“三管三抓三覆盖”精细化城市管理机制,即采取“自我运营、定向管理、路面稽查”三个管理模式,抓好“联动执法、宣传引导、回查保洁” 三大问题,推动“机械化全覆盖、村头巷尾全覆盖、专项整治全覆盖”三个覆盖,实现了科学保洁、常态保洁。
 
        正是通过“三管三抓三覆盖”,东坑强化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规范化水平,勾勒出精品特色小镇的新形象。
 
品质提升:
 
以文化人,传播正能量
 
        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
 
        从精细处着手,东坑坚持精细管理、品质提升相结合,实现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打造文明美丽东坑。
 
        以德润心,东坑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进五融”活动。街道、公园、广场、企业、村居……记者走访东坑发现,该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随处可见。看似只是一幅淡雅的字画、一面简单的墙绘,实际上,里面倾注了以东坑宣教文体局工作人员为代表的创文一线工作人员大量的心血。东坑宣教文体局局长苏东就介绍,在“五进五融”活动中,东坑多层次、全方位推动核心价值观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家庭,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景观、融入文化活动、融入课堂教育、融入企业生产、融入群众生活。
 
        以文化人,东坑注重“三古”文化传承。所谓“三古”文化,指的是古树、古人文、古建筑。该镇通过对“三古”文化进行挖掘和宣传推广,教化净化村风民风。井美村是其中一个典范。记者在井美村看到,该村不仅修缮了有历史意义的井美会堂,还围绕千年沙井、百年文阁塔,建设了井美村文化公园,成为了村民活动的好去处,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还传播了正能量。
 
创文故事
 
东坑城市综合管理分局执法股股长刘阜才:
 
把硬性管理转化为温情服务
 
        在东坑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当中有党员干部,也有人民群众,他们主动作为,爱岗敬业,不断提升东坑城市文明水平,将“全国文明镇”蓝图变为了现实。东坑城市综合管理分局执法股股长刘阜才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一些人眼中,“城管”是强硬的代名词。但是在采访的时候,记者发现,外表高大魁梧的刘阜才却有着一颗“温柔”的心。他认为,虽然城管有着管理的职能,但更多的应该是做好服务,把硬性管理转化为温情服务。对此,刘阜才提出了“三不”“一自”“一整齐”的摆卖管理模式,即在非镇中心区,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卫生,不产生油烟和噪音扰民的情况下,自行清理卫生,统一摆放整齐。该原则在实践中很快得到小商贩的认可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也快捷有效了许多,不仅解决了小商贩的生存困难,也有效破解了城市“脏、乱、差”的难题。
 
        刘阜才还提出避免矛盾冲突的“三不”原则:端正对小商贩的根本态度,在执法服务中,要和小商贩处于平等位置,不能居高临下;说话要和气,用语要文明,不能大声训斥,更不能打人骂人;不能强行扣留小商贩的经营工具和物品。“只有把硬性管理转化为温情服务后,才能有效化解城管与小贩的矛盾,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城管执法人员,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刘阜才总结说。
 
        通过“三不”“一自”“一整齐”的摆卖管理模式和“三不”原则,刘阜才不仅没有被小商贩投诉过一次,甚至还成为了小商贩的知心朋友。有一次,在东坑桥头的执法过程中,有一名40来岁的小商贩脾气比较暴躁,村干部和其他执法人员都劝不动他,最后还是在刘阜才的劝导下,小商贩才停止了摆卖。
 
        不仅如此,刘阜才还带出了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在一线执法中,没有发生一起“城管打人”事件,也没有发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
 
数说创文
 
        1.东坑广泛宣传倡导文明创建工作,在镇中心区、主次干道、商业区、公园、广场、学校、车站、单位窗口、企业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设置文明创建宣传标语5000多处,绘制城市文明墙绘2700多平方米,派发《东莞市民文明手册》《文明创建倡议书》2万多份、《文明创建测评问卷调查》2万多份,派发文明交通宣传资料11000多份。
 
        2.东坑共有省文明村1个,市文明村12个、市文明标兵村5个,文明单位10个,“东莞好人”21人,各级最美家庭16户。
 
        3.东坑将每月5日定为“东坑文明日”,创新开展以“爱心服务、文明秩序、环保爱卫、孝亲敬老、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文明“5+”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义演义诊、植绿护绿等志愿服务55项。
 
        4.东坑开展“道德讲堂、同在莞邑、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系列核心价值主题活动320多场次。
上一篇:中央以“健康”给特色小镇点题,有什么样的深意呢?
下一篇:特色小镇所倡导的产业发展与过去倡导的乡镇企业四大根本不同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