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让通用航空在“热起来”的基础上,能够真正“飞起来”(合肥)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10-27  点击:1021
合肥,正在全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让通用航空在“热起来”的基础上,能够真正“飞起来”。

让通用航空在“热起来”的基础上,能够真正“飞起来”(合肥)        合肥,正在全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让通用航空在“热起来”的基础上,能够真正“飞起来”。
 
         “十三五”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明确把通用航空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来培育发展。今年初,市委批转的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安排,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确定为重点协商议题之一。为高质量完成这一课题,市政协成立了“推进合肥市通航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通过调研了解掌握合肥市通用航空产业基本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9月29日,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围绕“推进合肥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杨思松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思松指出,市政协对这一重点协商工作高度重视,通过深入调研、严谨分析,提出了比较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他要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出好主意、扩大宣传、做好服务,助力通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表示,市政协就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议题进行重点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合肥市开展好下一步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更多前瞻性建议。
 
         市政协副主席华艾、储昭平、程晓舫、奚芝英、王贤泰、丁家康、余小平,秘书长袁文长等出席会议。
 
         发挥优势绘制美好蓝图
 
         通用航空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能够通过产业产生关联效应,形成产业“发展极”,这也是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应有之义。
 
         市政协敏锐地把握这一发展热点,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人才库、智囊团”的独特优势,组织行业专家和政协委员,认真开展专题调研,为合肥市抢抓通航产业先机积极建诤言、献实策。
 
         今年7月至9月,由市政协副主席华艾牵头的专题调研组,采取实地查看机场备选地块、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赴外地先发城市航空产业园深入调研等方式,为合肥市发展通航产业搜集大量素材和宝贵经验。
 
         当前,合肥通用航空产业正加速发展。但与先发地区相比,无论是总量、规模、结构、对服务业的贡献率,以及对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差距,需要马不停蹄地追赶。
 
         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合肥市发展通用航空业具有独特的优势、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用9个字概括来说就是:起步早、有基础、潜力大。早在《合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培育发展集运营、维修、培训、制造、会展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集群”。
 
         新桥机场建成后,市政府对骆岗机场的3336亩土地进行了收储,骆岗机场作为曾经的民航机场,配套设施较为齐全,这是其他城市发展通用航空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和宝贵资源。
 
         目前,合肥通航产业从研发、制造到运营管理都有一批龙头企业,奠定了通航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基础。
 
         在研发方面,合肥科教优势充分发挥,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国科技大学、中电集团38研究所等在研发和人才储备方面优势明显。
 
         制造方面,中航工业合肥江航飞机装备公司、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公司、合肥赛维智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已形成规模。
 
          运营方面,安徽鼎宏通航公司的农林飞防业务已进行多年,空中游览、飞机培训项目即将开展,在合肥10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运营经验和运营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合肥市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开发配套能力强。
 
         当前,合肥正在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作为“立体大交通”中的重要一环,通用航空必将迎来大发展。同时,安徽作为旅游大省,景点众多。合肥是全省客流集散中心,适宜通过小型飞机航行,将各景区串联,潜在需求巨大。
 
         凝心探寻创新发展方向
 
         市政协调研组通过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数据、严谨的分析,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实施规划及政策引导,盘活现有资源,加快基础建设进度,广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培育重点产业,加强宣传等共十条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合肥市要明确自身定位,在争取国家和省专项扶持政策的同时,以追赶者的心态加大落实力度,力争进入全国第二批24个城市的试点示范行列。”市政协调研组负责人建议。当前,应充分利用骆岗机场现有资源,将其按照打造航空科技文化城的目标定位重点发展,将航空文化产业打造成合肥独具特色的通航产业。此外,调研组还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启动合肥通用机场整体布局工作,尽快确定通用机场场址。
 
         常委会还邀请了参与本次重点协商调研的市政协委员,他们纷纷根据自己参加调研中的所见所思,从不同的角度献出了自己的智慧结晶。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在合肥市1+3+5政策体系基础上,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给予规划土地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市政协委员胡平提出,要将通用航空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探索建立空地一体的“立体大交通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用航空在各领域的运用。
 
          “企业和人才是发展通用航空的重要基础,我们需要引进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引入成熟的运营模式到合肥发展,提升合肥市通航产业区域竞争力。”市政协委员韩宪德建议,以“北航合肥科学城”为中心,开展科研与人才培养,打造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产业示范区。
 
         市政协委员韩一民提到,合肥市应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提高政府对企服务管理质量,促进通航产业的资本融合,吸引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通航产业运营。他建议,合肥市可立足新桥机场建设等优势,优化发展临空产业和空港物流,推动城区建设与航空产业、空港经济、创业平台等一体化发展,促进通航企业关联化发展,为合肥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市政协委员李涛从优先发展路径的角度,提出合肥应优先推动发展通用航空运营产业。他认为,以通航运营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航空产业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首先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再为其配套通用航空运营集群,例如鼓励校企合作联办、鼓励现有航空企业横向联合、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航空俱乐部和博物馆等,采取筑巢引凤、示范引领的方式,构筑百花齐放的通用航空运营业格局。”
 
         通用航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市政协委员万政云提出,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扶持和支持政策,促进通航运营企业飞机机队的快速增长。他建议,合肥市要设立通航运营产业扶持基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并对现有通用航空运营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股份制改革等措施,使现有通用航空运营企业能够吸收各界社会资本,快速发展壮大。
 
         他还建议,政府应扩大采购通用航空服务的种类和规模,如城市环保监测、城市巡查飞行、城市航空医疗救护等通用航空服务,既满足中心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需求,也可以使通用航空运营企业多飞、飞好,飞出效益和规模。
 
         聚力开拓打造产业格局
 
         常委会上,广大市政协委员妙语连珠,在发言中抛出的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市直各部门负责人的共鸣。
 
         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 推动通航产业发展,需要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夯实综合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合肥市将构建“3+4+3”通用航空产业体系,即着力发展公益类运营、生产类作业、消费类运营3大通用航空市场运营业,培育壮大无人机、水上飞机整机、小型固定翼飞机整机、通用飞机关键零部件四大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业,拓展提升航空金融、会展交易、航空文化三大通用航空延伸服务业。
 
          “按照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需求,合肥市将结合实际情况和布局原则,加快构筑‘一主、两副、多点’的国际级通用航空产业园。”该负责人表示,一个主平台即建设一个集通用航空器研发、市场运营、综合保障及延伸服务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园;两个副中心分别是水上飞机产业基地和短途航空物流基地;并将短途航空物流基地作为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的重要补充;多点即打造以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为主要业态的“东翼”、“西翼”两大创新群。
 
         新站高新区负责人透露,自2016年北航科学城项目签约落户新站高新区以来,该区已与多名院士牵头的多个产业化项目进行了前期商洽,并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据悉,近年来合肥市通用航空产业以项目为依托,实现了蓬勃兴起、亮点不断闪现的良好发展态势。投资8.8亿元的清洁能源公务机产业项目,将建设年产200~300架6座新能源动力公务机的量产基地;重油轻型运动飞机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发起,将于今年底实现产品下线和试飞;陆空两用运载器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实现总体方案设计、2019年完成试验样机地面和飞行实验评估,2020年全面落实产业化方案;天临地空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瞄准省级“智慧交通”现实需求,将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深度融合……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推动,都是合肥的通航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我县结合发展定位和自身实际,初步确定通用航空机场主要服务功能意向为公务商务飞行、短途运输、低空旅游、农牧业作业及应急救援。”肥东县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建议选择建设二类机场,并确定了四个意向地块,“下一步,我县将在市政府确定最终选址后,尽快启动项目地块征地工作,做好环境保障,确保通用机场建设顺利推进。”
 
         “早在2016年我县就摸排上报了一类通用机场推荐选址和三类通用机场推荐选址。”肥西县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将依托合肥通航新城项目,形成具有集群效应的通航产业体系,通过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外来投资,为产业扩张提供成熟环境。同时将大力发展航空服务与教育产业,广泛开展各种专业培训与服务,力争建成集飞机总装、航空维修、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航空产业园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优势,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通用航空产业一定会在合肥插上翅膀“飞起来”!
上一篇:烟台全国、省级特色小镇均列全省之首
下一篇:琼海携13个特色小镇向全国人民发出邀请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