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京津冀一体化带来了很大的畅想空间。京津冀一体化要达到什么目标?怎么就算是一体化了?创客100创业孵化器创始人曹健认为,一体化就是让河
北、天津和北京在各方面都“差不多”,包括农村的建设、宽带的水平、互联网的水平等,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互联网+”及各种项目,都来寻找这个相同
点。
要使京津冀真正的一体化,光靠传统产业显然是不够的。在“互联网+”的时代,生产方式、销售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在进行着变革。传统产业只有加速转型,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和“互联网+”进行融合,才能在经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社认为,没有“互联网+”,传统产业就缺点东西;如果光有“互联网+”,信息化就成了无水之源,只有融进去才是出路。
京津冀一体化要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就必须把京津冀的人才、技术、产业、服务、资金优势全部融合,整体和局部平衡发展。李新社指出,要谋划好信息产业作为支撑的大局、统筹好资源,创新产业发展,在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上多下工夫、打破条块分割,打造产业集群,同时还要建立产业协同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战略,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我们的科技创新和相互协作的能力还不是很高,优势互补的空间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顺利推进,就要剔除过去形成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勇于创新,融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只有不断创新,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有机融合,才能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