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删除的专家 > 删除的专家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 为扬州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来源:  时间:2019-05-24  点击:329
导读:近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崭新蓝图,扬州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崭新蓝图,扬州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机遇一:集聚人口和空间红利,

建设更高水平大城市

规划将扬州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Ⅱ型大城市,列入13座“大城市”之一,到2020年,全市人口达56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8%,市区常住人口预计达200万。规划将我市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为此,我市须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适度扩大产业和城镇空间,优化农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绿色生态空间。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施城镇点状集聚开发,加强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

机遇二:融入圈带空间格局,

双重机遇同频共振

规划提出,长三角城市群要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以上海为核心,推动五大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强化四个发展带的聚合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宁镇扬三市共建“南京都市圈”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宁镇扬同城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这也是“宁镇扬同城化”再次进入国家战略。在“四带”中,我市正在实施的“跨江融合”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争做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跨江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与沿江发展带目标定位高度契合。

机遇三:健全基础设施网络,

互联互通普惠共享

规划明确将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提出了一系列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和航运道路的建设计划。特别提到要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打造都市圈交通网,规划建设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铁路(北沿江高铁)、南京至扬州铁路(宁扬城际)、扬州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和G40广陵段等一系列涉及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加快我市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步伐,使得我市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遇。规划还就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要求,将日照(连云港)-仪征原油管道项目及仪征大型原油存储设施建设列入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机遇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外联内通共筑屏障

规划将我市定位于长江生态廊道范围,明确要求在长江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江口污染整治、里下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中,必须严守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底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合理安排城市生态用地,适度扩大城市生态空间。这正与我市提倡的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美丽扬州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谋而合。

机遇五:创新联动打破壁垒,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

规划明确将在长三角城市群建立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联防共治的“长三角模式”,提出了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三项目标,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创新联动,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这将为我市加快融入苏南、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核心区,进一步深化与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超、特)大城市的合作交流提供难得机遇。

上一篇:玩转大数据,城市规划不再“跟着感觉走”
下一篇: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援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合力推进西藏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