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征求意见

来源:  时间:2020-07-30  点击:768
7月22日,青岛发改委公开发布关于《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在未来10年将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氢能城市,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实现“东方氢岛”的总体发展目

7月22日,青岛发改委公开发布关于《青岛市氢能(2020-203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在未来10年将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氢能城市,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实现“东方氢岛”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0-2022年)——夯实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推进氢能产业集成创新、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港口、氢能小镇等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成行业合作交流平台,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

  

技术方面:壮大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相关的科研队伍,启动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形成氢能产业核心装备制造能力,在制氢、氢气储运、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部件与材料、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氢气供应体系:保障氢气资源供应,初步建立氢运输—供应体系;基本完成现有化工副产氢项目的升级改造,实施氢气回收再利用以及氢气提纯;在化工园区内开展氢气管道建设试点;建成10座以上加氢站。

  

推广应用: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600辆以上,在青岛港试点燃料电池机械和港口集卡。

  

产业规模:建立健全氢能产业链,培育超过5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

  

中期目标(2023-2025年)——完成氢能产业生态链和应用体系建设,广泛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深度应用,实现氢能式发展。

  

技术方面:培育国际知名的科研团队,承担一批氢能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系列化的燃料电池品牌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整车集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规模化、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能力。

  

氢气供应体系:逐步扩大制氢能力,发展化工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相结合的氢气供应方式,累计建成25座加氢站。

  

推广应用:投入运营10条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累计推广各种燃料电池车辆2000辆以上;推广燃料电池港口机械和港口集卡;试点燃料电池轨道列车。

  

产业规模:培育超过10家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远期目标(2026-2030年)——把氢能发展成为我市除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外重要的能源品类之一,在交通、物流、发电、供热等领域得到全面的应用。在局部地区完成自主供氢、自主用能、循环利用的氢能社会示范项目,实现“东方氢岛”的总体发展目标。

  

技术方面:在制氢装备、储氢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氢能装备、智能制造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形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深度参与行业国家标准制定;建成1家氢能领域省级以上工程实验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

  

氢气供应体系:扩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在沿海及海岛建设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发展远距离、低成本输氢技术;累计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

  

推广应用:投入运营3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到8000辆;建成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线2条以上;在周边岛屿示范燃料电池独立发电供热等。

  

产业规模:氢气年消费量超过3亿标准立方,培育超过20家氢能相关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氢能相关企业5家;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大约500亿元。

 

上一篇:《山西省数字创意产业2020年行动计划》发布
下一篇:湖南省首家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在资兴成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