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的“数字经济”与“新制造革命”浪潮下,拥江发展的杭州市萧山区正成为区域经济桥头堡。萧山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338家,年营收超千亿元企业3家,4家企业上榜“2019中国企业500强”,10家企业上榜“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境内外制造业上市企业18家。
一批聚力高端装备、生物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5G、半导体等为首的新产业正在萧山集聚,“智造蝶变”席卷而来。
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萧山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维持稳定增长。官方数据显示,2016~2018年,萧山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2.0%、3.1%,工业经济总量稳居杭州市前列。
萧山产业园区众多。目前拥有国家级产业园区2个(分别为开发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其他各类镇街产业园区51个,合计现状工业用地7.1万亩,占全区现状总工业用地的59%。
近年来,萧山产业提升改造进程逐步加快。以项目为抓手,萧山开展了以推进资源倒逼、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两化”融合、“四换三名”、节能减排等六大行动为抓手的千企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实现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9.58,全区规上企业基本实现“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全覆盖、营销网络化全覆盖、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机联网生七模式全覆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规上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底的20.9万元/人提升至2018年的24万元/人。
以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为首的两大主导产业为例,改造升级速度正逐渐加快。早在2017年,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已分别列入省级和市级改造提升试点。不过,由于分布较散,两大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具体看,化纤纺织业主要分布在衙前、瓜沥、南阳、益农、红山等镇街,汽车零部件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宁围、蜀山、空港、瓜沥、义桥、闻堰等镇街。
与此同时,落后产能淘汰加速。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萧山共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14个,淘汰设备3510余台(套)。重拳推进卫浴、羽绒、工艺鞋、印染等十二个“散乱污”行业“四无”企业整治,共关停“四无”企业1238家,整治提升407家,为萧山新经济新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土地和环境容量。萧山区还连续四年荣获浙江省“腾笼换鸟”先进单位。
数字经济生态激活新动能
面积覆盖1000多平方公里的萧山,正通过全面布局新兴产业发展,做强5G产业、AI、IOT等领域,壮大集成电路、区块链、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前沿产业,形成协同共生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2015年,《萧山区工业经济千企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出炉,加快了萧山全区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萧山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83个、市级“机器换人”项目77个,新增工业机器人368台,累计实现企业上云17020家。传化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万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恒逸化纤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列入2018年度浙江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级创建名单(浙江省47家,杭州地区12家),平台总数位列杭州市各区县市首位。
与此同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萧山积极引入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等10余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以此为窗口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企业的招引力度;先后引进了网易云音乐、商汤科技、紫光恒越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星”,培育了微医集团、先临三维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逐步构建以人工智能、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机器人、量子通信、增材制造、工业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先进特色产业集群。今年1~6月,萧山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2%,增幅全市第一。
2018年,萧山全区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34.50亿元,同比增长11.8%。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和物联网等三大新兴产业增速均超过40%,积极构建了钱塘新兴产业带、机场临空经济带、风情科创走廊和时代智造走廊“两带两廊”的产业空间布局,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第二届浙江省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推进大会、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暨展览会、第二届区块链开发大赛等。
此外,依托“1+4+X”产业平台,云集科技、微贷网、博信智联等一批重量级的企业项目纷纷落户萧山。其中,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子公司与传化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了传化壳牌能源公司,项目总投资9465万美元,拟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和经营加油(气)站;独角兽企业网易云音乐项目正式迁址钱江世纪城,2018年到资2.5亿美元;由“国千”专家余国良博士牵头创建的健新原力等生物医药类项目落户空港,将全力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微贷网于2018年11月15日成功在美国上市。萧山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来源: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