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江苏链上发力 “链”出一流高端产业创新集群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8-17  点击:981
作为江苏省“一区一产业”战略布局中唯一重点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地区,如何抓住机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苏州高新区链上发力,通过提速载体建设、吸引高端人才、优化产业生态等举措,推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

  城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正蓄势崛起。


  一批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项目签约落户,企业科研成果创下多个国内“首个”“唯一”,各类国家、省、市级荣誉接踵而至……今年以来,聚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苏州高新区正以生机盎然、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壮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


  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累计集聚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企业超800家,产值规模达300亿元,多年来保持近30%的年增长率,累计集聚相关领军人才500余人次。


  作为江苏省“一区一产业”战略布局中唯一重点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地区,如何抓住机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苏州高新区链上发力,通过提速载体建设、吸引高端人才、优化产业生态等举措,推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


  载体加快建设筑牢产业链

  力争建成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产业链环环相扣,链出发展新动能。


  近日,盛睿泽华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苏州生命健康小镇,并同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该公司是一支由海外专业团队组建的智能化小分子靶向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公司,拥有完整的药物设计、早期发现、药物评价、临床试验等全流程药物开发经验。之所以选择落户高新区,“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配套完善,对初创企业来说,这是发展壮大的最佳生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上下游携手,筑牢产业链,优质载体不可或缺。多年来,高新区先后建设了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苏州生命健康小镇等一批专业载体近60万平方米。


  进一步筑巢引凤,让更多优质企业有良枝可栖,目前,高新区在建和规划建设载体超85万平方米。其中,38万平方米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四期已开工,总投资约20亿元,重点打造“三大基地”“四大集群”;3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五期正在规划中,总投资20亿元,争取5年内引入10家上市医疗器械企业,培育10家全国及区域总部基地,建立亚太及全国性大健康产业研发中心。到2024年,高新区将力争建成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载体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

  集聚医疗健康领域各级领军人才500余人次


  落户高新区创业6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全国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心擎医疗创始人兼CEO徐博翎一度被称为“业内传奇”。


  到今天,徐博翎先后入选高新区领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在她的影响下,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徐嘉颢也加盟公司,先后当选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高新区创新领军人才等,携手在城西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逐梦前行。


  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为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注入更强活力。


  多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大各级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一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高端人才、创新团队等“创业精英”纷至沓来。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聚医疗健康领域各级领军人才50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8人、省双创31人、省双创团队7个、姑苏领军人才116人、姑苏重大创新团队3个。获得市姑苏领军人才计划医疗器械专项政策支持,获批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各级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84家;拥有各类专利3482项,医疗器械二/三类产品注册证927张,CE证书和FDA证书超200张。


  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融合

  多点发力构建发展“最优生态”

  每一分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坚持都会有收获。


  近日,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传出好消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康多腔镜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好消息的背后,是高新区完善的医疗器械产业金融生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公司落户以来,获得深创投、博实股份等众多投资机构青睐,累计完成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产业田,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不是唯一受益者。据了解,高新区集聚各类投资机构8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1000亿元,设立了100亿元规模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母基金和1亿元规模中科院医工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在全国率先推出专门针对医疗器械的信贷产品“融医贷”,发行了全国首支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批首批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全省首批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


  聚力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融合,资本赋能外,高新区正通过加速产学研融合、完善配套服务等举措,多点发力构建发展“最优生态”。


  产学研合作赋能产业提质增效,高新区集聚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国仟医疗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专业化科研院所平台,为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今年秋季新生入学,将重点打造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五大学科群。


  产学研合作,不仅为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更让多项重大医疗器械装备实现了源头技术自主可控。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例,先后完成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显微镜等多项医疗仪器产品工程化和转移转化,培育产业化公司55家。


  配套服务“全流程”,助力创新的种子加速成长为“参天大树”。高新区还设立了以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和全国首家医疗器械可用性测试平台为代表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以华联美德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为代表的动物实验服务平台,以苏州市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推进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国家发改委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设立了全国首个现代化动物实验培训平台——波士顿科学动物实验培训中心。


  下一步,高新区将按照《苏州高新区推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工作方案(2022-2024年)》,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营造更加优良的产业创新生态,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进一步打响“Medpark”品牌,向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全速迈进。


上一篇: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甘肃电投集团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投产
下一篇:山西扩大重点领域5G融合应用场景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